花青素是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抗氧化等,广泛用于营养保健领域。大部分的花青素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手段从植物中直接提取,但是该方法产量低,受到时间、地域以及季节的限制,同时提取到的花青素多为混合物。近年来,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生物合成花青素过程可以人为控制,而且得到的产品纯度较高,因此受到广泛的研究。独立的花青素不能稳定存在于环境中,需要经过糖基化、酰基化、甲基化等修饰才能增加其稳定性,修饰后的花青素已能通过微生物合成并且在培养基中看到明显的颜色变化。综述了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修饰方法;简单介绍了从植物中提取、微生物合成花青素的制备技术,分析了影响花青素合成的因素,最后展望了花青素未来研究的方向。
5-羟甲基糠醛(HMF)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生物质基平台分子之一,广泛应用于制备精细化学品、关键医药中间体、功能聚酯、溶剂和液体燃料等多功能化合物。目前,HMF的制备是生物质领域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使得制备HMF的原料和方法得到不断扩展。简单介绍了HMF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反应机理,系统综述了制备HMF的催化体系,包括催化过程中所使用的催化剂(无机酸、离子液体、金属氯化物、固体酸及其他催化剂)种类及制备HMF的溶剂体系。归纳了HMF重要衍生物的制备路径及应用,总结了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可再生芳香族聚合物,其结构复杂并与碳水化合物之间存在致密连接,这使得木质素难以高效分离。低共熔溶剂(DES)是一种新型绿色离子液体,凭借着独特的物化性质已被成功应用于木质素的溶解和分离。本文从低共熔溶剂溶解木质素及其相关机理出发,综述了低共熔溶剂分离提取木质素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木质素在分离提取过程中受DES的组成、配比、酸碱度、官能团,体系的水含量,原料,反应时间、温度,外加催化剂、共熔剂及其他辅助方式的影响,并介绍了DES提取分离所得木质素产物低共熔溶剂木质素(DESL)的结构特征,最后对DES在木质素分离提取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考察了4种催干剂异辛酸稀土(REI)、异辛酸钴(CI)、高效催干剂M2203和CQ-150B单独或配合使用时对桐油和聚合桐油催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时聚合桐油黏度为15 520 mPa·s,比桐油黏度(160 mPa·s)有明显增加;20℃时聚合桐油的干燥时间为72 h,较桐油干燥时间(168 h)明显缩短。异辛酸稀土和异辛酸钴单独使用时,催干效果明显低于M2203和CQ-150B;0.6%的异辛酸稀土与0.010%的异辛酸钴复配的复合催干剂,催干桐油的表干时间、实干时间分别为2和2.5 h,硬度等级为4H,附着力等级为1级;催干聚合桐油的表干时间、实干时间分别为0.67和1 h,硬度等级为5H,附着力为1级。与高效催干剂M2203和CQ-150B相比,复合催干剂色泽浅,与桐油相容性好。FT-IR和TG表征分析表明:复合催干剂催干制备的桐油漆膜交联度高、热稳定性好,该复合催干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桐油催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