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产化学与工业》,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3-06-30 上一期    下一期
    1研究报告
    松香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其端基改性研究
    孙丽婷;陈玉湘;徐健;赵振东;毕良武;卢言菊;李冬梅;
    2013 (3):  1-6.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01
    摘要 ( 739 )   PDF(1455KB) ( 754 )  
    以马尾松松香树脂酸和顺丁烯二酸酐合成了马来海松酸(MPA),通过马来海松酸与环氧丙醇的开环聚合,采用"一步法"合成了松香基超支化聚酯(RHBPE),采用 FT-IR、凝胶色谱(GPC)、1HNMR对聚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FT-IR分析结果表明马来海松酸和环氧丙醇反应良好,产物分子中有大量酯基和羟基,得到的超支化聚酯最大相对分子质量为5170,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2547,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2670,以1HNMR分析技术测得其支化度为0.54,该超支化产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和优越的热稳定性。用丙烯酰氯对松香基超支化聚酯进行改性,合成了端乙烯基松香基超支化聚酯(VRHBP),FT-IR和1HNMR分析结果表明松香基超支化聚酯的部分端基已经由羟基转变成为双键基团,其改性度为7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香基氨基甲酸酯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研究
    刘贵锋;陈彩凤;吴国民;孔振武;
    2013 (3):  7-12.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02
    摘要 ( 738 )   PDF(1414KB) ( 680 )  
    在溴化锂/乙二醇协同催化作用下,由松香基环氧化物与CO2反应合成了松香基环碳酸酯,将其与二甲氨基丙胺反应制得松香基氨基甲酸酯,并通过季铵化反应得到3种含氨基甲酸酯链段的季铵盐衍生物。采用IR1HNMR13CNMR等方法对产物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此类季铵盐衍生物的表面张力、乳化力、泡沫性能等,测定了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研究表明,3种季铵盐衍生物均具有较强的乳化性能和发泡能力,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1.86×10-51.29×10-54.07×10-6mol/L,相应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分别为33.532.229.4mN/m,且随着烷基支链长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增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腰果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性能研究
    沈国鹏;刘九竹;吴鸣建;黄强
    2013 (3):  13-16.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03
    摘要 ( 718 )   PDF(1156KB) ( 642 )  
    以活性中间体缩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铵(GTA)和腰果酚为原料,制备了新型腰果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3-腰果酚氧基-2-羟基)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铵,产物收率约为7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溴酚蓝检验证实产品含有阳离子基团,泡沫性能测定显示产品具有良好的起泡及稳泡能力。同时初步测试了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25℃下,产品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6.38mmol/L,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为38.86mN/m,新型腰果基季铵盐还具有良好的乳化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硅包覆马来海松酸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林广沅;吴国民;孔振武
    2013 (3):  17-23. 
    摘要 ( 498 )   PDF(1492KB) ( 688 )  
    以马来海松酸缩水甘油酯 (MPTGE)为囊芯材料,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囊壁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硅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光学显微镜(O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粒径分析仪及热重分析仪(TG)对微胶囊的外貌形态、结构、粒径分布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有机硅对环氧树脂芯材形成了有效的包覆,制备的微胶囊表面光滑致密,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8.4μm,热稳定性较好,芯材质量分数5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冷冻预处理对纳米纤维素/聚乙烯醇膜性能的影响
    吴鹏;刘志明;赵煦;谢成;方桂珍
    2013 (3):  24-30. 
    摘要 ( 679 )   PDF(3565KB) ( 894 )  
    采用碱预处理硫酸水解法制备出具有纤维素Ⅱ型的纳米纤维素(NCC)。通过共混和冷冻预处理共混制得不同质量分数纳米纤维素的NCC/聚乙烯醇(PVA)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热重分析仪对复合膜的微观形貌、纳米纤维素的分散情况、透光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同PVA膜对照样相比,添加质量分数0.5%的NCC对共混膜有较好的增强作用,拉伸强度提高15%,对透光率影响不大,能很好的分散在NCC/PVA共混膜内;冷冻预处理使纳米纤维素在NCC/PVA共混膜内分散更好,拉伸强度提高了16%,透光率与对照样透光率相比基本持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甲基亚砜/氯化锂溶解再生制备植物纤维纳米颗粒
    张磊;叶代勇
    2013 (3):  31-37. 
    摘要 ( 677 )   PDF(2656KB) ( 634 )  
    以阔叶树杨木为原料,二甲基亚砜/氯化锂(DMSO/LiCl)为溶剂,水为再生液,在温和的条件下先溶解杨木木粉,然后在水中再生为悬浮液,经过一系列工序制备成植物纤维纳米颗粒。考察了溶解温度、木粉用量、LiCl在DMSO中的质量分数等因素对杨木粉溶解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再生时转速、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用量对悬浮液粒径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溶解温度为70℃,木粉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100,LiCl在DMSO中的质量分数为8%时杨木粉溶解率最大55.6%;再生转速为2000r/min,CMC-Na对木粉的质量比为1:100时再生悬浮液的粒径最小为85nm。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马尔文粒径仪、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热重(TG)等对原料和产物的相关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植物纤维纳米颗粒,有效地提高了植物纤维比表面积,将可以广泛应用于新型材料、精细化学品等中作为新型纳米材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甾醇酯酶菌株Chryseobacterium sp.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曾诚;范远鑫;丁少军
    2013 (3):  43-49.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08
    摘要 ( 639 )   PDF(2223KB) ( 640 )  
    设计了一种以植物甾醇酯为底物,罗丹明B为荧光指示剂的平板筛选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得到24株具有甾醇酯酶活性的菌株,其中编号为jxpLT的菌株具有最高产酶活性,经16S rDNA鉴定表明菌株jxpLT属于金黄杆菌属,命名为Chryseobacterium sp.jxpLT。在优化的产酶条件下,菌株jxpLT培养18h产酶活性最高可达到0.194IU/mL。初步纯化了Chryseobacterium sp. jxpLT的甾醇酯酶并研究其部分酶学性质,该酶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7.5,其在45℃以下,pH值5.0~9.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酶对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胆固醇酯和对硝基苯酚酯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显示该甾醇酯酶具有解决机械制浆造纸工艺中树脂障碍问题的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来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刘鹤;徐徐;商士斌;
    2013 (3):  38-42.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07
    摘要 ( 607 )   PDF(1559KB) ( 626 )  
    以马来海松酸聚酯多元醇(MAPP)、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制备了马来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MWPU)。在制备过程中,分别对NCO/OH物质的量比值(R值)、亲水扩链剂二羟甲基丙酸(DMPA)的加入量和MAPP的加入量进行考察,研究各因素对马来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以及胶膜性能产生的影响,并对所得产品进行了拉伸强度、摆杆硬度、断裂伸长率、耐水性、耐热性等性能的表征。最终数据显示,当R值为1.3、DMPA加入量为5%、MAPP的加入量为30%时,制备的MWPU拉伸强度为23.2MPa、摆杆硬度为0.7、断裂伸长率为569%、吸水率为14.2%、质量损失5%时温度为25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磷酸法竹基活性炭
    陈翠霞;黄锦锋;吴耿烽;林冠烽;卢泽湘;陈燕丹;陈学榕;黄彪
    2013 (3):  50-54.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09
    摘要 ( 702 )   PDF(852KB) ( 600 )  
    以竹材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了竹基活性炭。以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为指标,着重探讨球磨时间对竹基活性炭物质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机械力化学法可提高竹基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其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和比表面积分别从传统化学法的840.16mg/g、168mg/g、1229.246m2/g提高至947.51mg/g、195mg/g和1265.373m2/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毛白杨黑液热重及动力学分析
    李欣茹;何亮;李瑞;赵强
    2013 (3):  55-58.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10
    摘要 ( 631 )   PDF(1150KB) ( 572 )  
    利用热重仪对黑液热解行为进行研究,毛白杨碱性亚硫酸盐-蒽醌(AS-AQ)法制浆的黑液热解分为4个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DTG曲线峰值温度增加,侧峰数量减少,剩余固体量增加。采用Zsokó法研究不同阶段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第一和第三阶段反应级数为1,第二阶段反应级数为4,第四阶段反应级数为2。在整个热解过程中的两个主要阶段为第二阶段(150~450℃)和第三阶段(450~650℃),升温速率为40℃/min时活化能最低,分别为87.380和99.294kJ/mol;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150~450℃区间活化能降低,450~650℃活化能呈现递增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支化聚合物增强剂的合成与表征
    刘军海;王俊宏;李志洲
    2013 (3):  91-94.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17
    摘要 ( 610 )   PDF(1002KB) ( 685 )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二乙醇胺为原料,利用准一步法熔融聚合得到含碳碳双键的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AB2型单体,再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与丙烯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进行共聚合成了一种作为纸张增强剂的超支化聚合物。其中超支化聚合物单体、丙烯酸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物质的量之比为2:1:1,过硫酸铵占单体总质量的1.0%,聚合温度为80~85℃,反应时间3h,单体转化率98.6%,产品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130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氯化锌法制备杉木屑活性炭的研究
    卢辛成;蒋剑春;孙康;谢新苹
    2013 (3):  59-63.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11
    摘要 ( 627 )   PDF(1771KB) ( 752 )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以杉木屑为原料,通过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以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为考察指标,选择氯化锌质量分数、浸渍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设计正交试验表。结果表明,在氯化锌法制备杉木屑活性炭的工艺中,活化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氯化锌质量分数55%,浸渍比1:1,活化温度550℃,活化时间70min。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活性炭BET比表面积可达1956.71m2/g,总孔容1.096cm3/g,平均孔径为2.42nm,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40mg/g,碘吸附值为1311.04mg/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填充床反应器的研究
    韦策;;陆青山;勇强;余世袁;
    2013 (3):  64-68.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12
    摘要 ( 650 )   PDF(1346KB) ( 612 )  
    以多孔陶瓷球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将固定化酶装填于填充床反应器中处理纤维二糖-葡萄糖混合糖液,考察固定化酶连续酶解纤维二糖的条件和使用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酶解混合糖液的最适pH值4.8、温度60℃;随着底物进料流速的增加,转化率逐渐下降,而体积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当进料流速在5.47mL/min时,反应器转化率为91.7%,体积生产效率为8.98g/(L•h),在此流速下,反应器连续酶解10d,流速稳定,转化率始终维持在90%以上,平均转化率为90.7%。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木质活性炭
    沈娟章;谭卫红;王宏晓
    2013 (3):  69-72.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13
    摘要 ( 689 )   PDF(955KB) ( 794 )  
    利用微波消解技术研究了消解条件对木质活性炭消解前处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解温度、消解时间、消解酸体系是影响消解效果的关键因素。不同粒度0.076~0.918 mm的糖液脱色炭在8mL(6mL HNO3+1mL H2O2+1mL HF)消解酸体系,220℃下保持30min的微波消解条件下都可以消解完全,且不同种类的木质活性炭都可以在此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提高消解温度、延长消解时间、增加消解酸用量的方法消解完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丙烯酸纤维素的制备与表征
    莫亚莉;刘娟;陈日清;王春鹏;卜洪忠
    2013 (3):  73-77.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14
    摘要 ( 822 )   PDF(1807KB) ( 630 )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丙烯酰氯为衍生化试剂,制备了丙烯酸纤维素,通过红外(FT-IR)、核磁(NMR)、X射线衍射(XRD)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各因素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当微晶纤维素在氯化锂/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2.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h,n(纤维素总羟基量):n(丙烯酰氯)1:4时,产物取代度为2.25。通过13CNMR说明该反应条件下能够得到丙烯酸纤维素;扫描电镜表明丙烯酰氯与微晶纤维素发生了反应,改变了微晶纤维素的形态;X射线衍射结果说明丙烯酸纤维素为完全无定型的结构;热分析得出制备的丙烯酸纤维素为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樱子与葡萄皮中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陈莉华;谭林艳;肖斌;贺诚志;朱健
    2013 (3):  78-84.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15
    摘要 ( 685 )   PDF(2231KB) ( 590 )  
    从金樱子和葡萄皮中提取原花青素并进行纯化,比较了两种纯化液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亚硝酸盐(NO2-)体系的清除作用以及对油脂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5g/L时,金樱子中原花青素对•OH、O2-•及NO2的清除率分别是98.32%、95.93%、96.39%,而葡萄皮中原花青素对•OH、O2-•及NO2-的清除率分别是42.21%、24.42%、38.51%,金樱子和葡萄皮中原花青素对植物油的过氧化值分别为0.098和0.103mmol/kg,表明金樱子中的原花青素抗氧化效果均强于葡萄皮中的原花青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酸Amberlyst 15催化合成丙烯酸异冰片酯
    徐晓维;;徐徐;;王石发;花宇
    2013 (3):  100-104. 
    摘要 ( 799 )   PDF(1157KB) ( 1676 )  
    以莰烯和丙烯酸为原料,用强酸性阳离子树脂Amberlyst 15作催化剂合成了功能单体丙烯酸异冰片酯,考察了物料比、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同时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反应条件是n(丙烯酸):n(莰烯)为1.3:1,催化剂Amberlyst 15用量占原料总质量的12%,阻聚剂吩噻嗪用量占原料总质量的0.03%,反应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丙烯酸异冰片酯得率为83.3%,选择性为94.6%。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物改性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黄红英;孙恩惠;武国峰;常志州
    2013 (3):  85-90.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16
    摘要 ( 722 )   PDF(1893KB) ( 816 )  
    以水解大豆分离蛋白(SPI)、尿素、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通过溶液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有三嗪环结构的水解大豆蛋白基改性三聚氰胺脲醛树脂(SPI/MUF)胶黏剂。利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及胶体流变性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UF中成功接入了大豆分离蛋白;TG分析表明该树脂具较高初始分解温度,至800℃时SPI/MUF残余质量28.84%,MUF的残余质量仍有22.13%,合成树脂热稳定性高于MUF胶;DSC表明SPI改性MUF胶固化温度降低,热稳定性提高;流变性分析表明加入氯化铵后,SPI/MUF的初始储能模量(G’)提高,损耗模量(G″)降低,在70℃时树脂仍有较高的黏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磷酸活化剑麻纤维制备活性炭试验研究
    谢新苹;蒋剑春;孙康;卢辛成
    2013 (3):  105-109.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20
    摘要 ( 714 )   PDF(3796KB) ( 790 )  
    以剑麻纤维废弃物为原料,磷酸法活化制备了高吸附性能活性炭,考察了磷酸质量分数、磷酸与原料浸渍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4个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活性炭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影响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磷酸质量分数>浸渍比。最佳制备工艺为:磷酸质量分数50%,磷酸与原料质量浸渍比1.5:1,活化温度400℃和活化时间70min,该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BET比表面积达1877m2/g,总孔容积1.87cm3/g,平均孔径4.0nm,亚甲基蓝吸附值(QMB)225mg/g,碘吸附值(QI2)1051.1mg/g,得率3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位沉积酚醛树脂对椰壳活性炭孔隙结构的调控
    陈超;蒋剑春;孙康;龚建平;贾羽洁;张燕萍
    2013 (3):  95-99.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18
    摘要 ( 879 )   PDF(1535KB) ( 581 )  
    为实现对活性炭孔隙结构的调控,以甲醛和苯酚为前驱体,在市售颗粒椰壳活性炭表面原位合成酚醛树脂,并于高温下炭化。实验结果表明:于850~900℃下炭化1h得到的产物亚甲基蓝吸附值为60mg/g,远低于原炭,而碘吸附值可超过1000mg/g,接近于原炭。这说明所沉积的聚合物的残留炭可有效地填充至活性炭的中大孔壁上,提高微孔比率。通过比表面积、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等表征方法可进一步证明聚合物残留炭的存在,与测定亚甲基蓝和碘吸附值所反映的结果相吻合。因此,采用酚醛树脂沉积炭化的方法可有效地对活性炭孔隙结构进行调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泡桐产生物乙醇稀酸预处理过程的研究
    成佳琪;陈元彩;成家杨
    2013 (3):  110-114.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21
    摘要 ( 806 )   PDF(2687KB) ( 652 )  
    在121℃下进行稀酸(0.5%,1.0%,1.5%和2.0%)预处理泡桐30~90min,检测水解液中的总还原糖、各种单糖的浓度以及预处理过程中抑制物(糠醛和羟甲基糠醛)。在控制抑制物质量浓度在1g/L以下,即不影响后续酶解发酵的情况下得到良好的酶解效率。最佳预处理条件为稀酸质量分数1.5%,反应时间60min,该条件下总还原糖的得率可达到理论值的82%,葡萄糖和木糖的转化率分别达到了39.5%和48.7%。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唑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性能的研究
    李靖;刘幸平;程康华;崔爱玲;翟炜;燕乐乐
    2013 (3):  115-119.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22
    摘要 ( 738 )   PDF(1388KB) ( 638 )  
    为了寻找高效的有机类木材防腐剂,探索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参考戊唑醇的化学结构,合成了9个1-(1H-1,2,4-三唑-1-基)-2-叔丁基-3-取代基-2-丙醇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NMR等确证;在目标化合物质量分数为0.5%~2%范围内,采用滤纸片法对4种常见的木材腐败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位取代苯基的引入有利于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目标化合物对所选黑霉菌均显示了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化合物4f对绿色木霉、木腐菌均抑制能力与戊唑醇相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采收时间川楝子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周浓;谢静;陈璐
    2013 (3):  120-124.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23
    摘要 ( 819 )   PDF(1259KB) ( 667 )  
    比较5个不同采收时间川楝果实(川楝子)的外果皮、果肉、果核、种子等不同药用部位中芦丁、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的含量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体积比1:10,A)-0.4%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nm;柱温25℃;流速1.0mL/min。不同采收时间川楝子中芦丁、异槲皮苷和槲皮素含量差异较大,以芦丁的质量分数最高,果实中分别为43.80、62.64、117.20、90.89、87.13μg/g。川楝子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随生长发育期的不同有很大变化,质量分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3种黄酮类成分的总含量在次年1月份时最高,不同部位分别为199.11、133.78、133.81和23.55μg/g。同一采收时间的川楝子果肉、果核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较高,不同采收时间果肉中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5.81、42.44、133.78、156.44和135.80μg/g,果核中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48.53、77.99、133.81、125.45和116.88μg/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活性木炭制备及重要性状分析
    梁潇;余仲东;马菁;朱薇熹;赵成娟;陈林敏
    2013 (3):  125-130.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24
    摘要 ( 824 )   PDF(1439KB) ( 687 )  
    以不同树木的修剪枝条、果核为原料,在变温程序下制备了24种活性木炭。对各种木炭的得率、pH值、吸附值和吸水保水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木炭制备过程中不同温度区间产生的热解液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雪松得率最高(29.8%),多数供试材料得率在10%~15%之间,杜仲的亚甲基蓝吸附值最高(192.0mg/g),桃核pH值最低(7.94),接骨木pH值最高(10.00)。45~50℃加热3h后油松保水量最高为每克炭含水0.78g。研究表明,随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升高,得率有下降趋势,吸水保水量有上升趋势。部分同科或同属植物制得木炭的吸附值和pH值差异较小。抑菌实验表明,每种植物材料热解液都有抑菌效果,且400~600℃附近所取热解液抑菌效果较好。较对照链霉素(10mg/L),热解液抑菌效果不持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佛手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严赞开;黄文洁;赖宣
    2013 (3):  131-134.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25
    摘要 ( 673 )   PDF(1006KB) ( 582 )  
    研究了佛手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8月、9月、10月的佛手鲜果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检测到 27、21、18种成分,主要香气成分为柠檬烯、 γ-松油烯、 α-松油醇、香叶醇、香叶醛、橙花醇和橙花醛等。青熟期(8月)香气成分主要以烯类、醇类、醛类为主,GC含量分别为33.60%,40.70%和21.29%; 黄熟期(9月)香气成分主要为烯类,GC含量86.12%,其中D-柠檬烯、 γ-松油烯为主,GC含量分别为61.43%和18.43%; 完熟期(10月)的香气成分则以烯类、醇类、醛类和酯类为主,GC含量分别为27.05%、54.16%、5.60%和9.50%。因此,佛手果实在9月采摘时,特征香气D-柠檬烯、 γ-松油烯含量最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果榕叶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邵泰明;宋小平;陈光英;李小宝;姚国贵;邓康英;黄凯丽
    2013 (3):  135-137.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26
    摘要 ( 683 )   PDF(776KB) ( 688 )  
    研究大果榕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果榕叶挥发油,用GC-MS对所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从挥发油中鉴定出28种物质,占总成分的91.27%,主要成分为: 4-苄基吡啶(25.07%),酞酸二丁酯(17.26%),叶绿醇(11.58%),乙酸羽扇醇酯(9.20%),吲哚(9.16%)。大果榕叶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为4-苄基吡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综述评论
    几种主要的水载型防腐剂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唐镇忠;于丽丽;马晓军;朱礼智
    2013 (3):  138-142.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27
    摘要 ( 784 )   PDF(1362KB) ( 928 )  
    综述了铬砷酸铜(CCA)的代替品,几种主要的水载型木材防腐剂氨溶砷酸铜锌(ACZA)、氨溶砷酸铜(ACA)、酸性铬酸铜(ACC)、氟铬砷酚(FCAP)、氨溶烷基铜铵(ACQ-B、ACQ-C和ACQ-D)、柠檬酸铜(CC)、铜唑(CBA-A、CA-B)和烷基胺类化合物(AAC)等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并就防腐剂中几种主要元素铜、锌、氟对环境安全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离子液体在天然产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姚曦;岳永德;汤锋
    2013 (3):  143-148.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28
    摘要 ( 671 )   PDF(1581KB) ( 702 )  
    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几年离子液体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提取、分离(如液-液萃取、液-固萃取、双水相萃取、离子液体微波辅助萃取)及色谱分析中(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薄层色谱(TLC)、毛细管电泳(CE))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竹类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王淑英;汤锋;岳永德
    2013 (3):  149-156.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3.029
    摘要 ( 714 )   PDF(1852KB) ( 765 )  
    综述了竹类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提出了竹类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发展趋势。竹类植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酚酸类、多糖、三萜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等多种类型化合物,竹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抑菌、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调节血脂等药理活性,是开发天然药物的理想材料,值得开展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