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产化学与工业》,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2-28 上一期    下一期
    1研究报告
    异氰酸酯/硅烷偶联剂接枝改性杨木粉的制备及其表征
    陈健;孔振武;焦健;房桂干;吴国民;霍淑平
    2013 (1):  1-7.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01
    摘要 ( 1145 )   PDF(1688KB) ( 1304 )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4,4'-亚甲基双(异氰酸苯酯)/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DI/KH550)对杨木粉(PWP)表面接枝化学改性。研究了反应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杨木粉改性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接触角测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13C固体核磁共振光谱(13C CP-MAS NM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改性杨木粉的结构与表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MDI与PWP活性羟基物质的量比2:1,MDI与KH550物质的量比1:1,120 ℃反应2 h,制备的MDI/KH550改性杨木粉质量增加率为40%~60%,催化剂对改性反应无明显影响;改性后杨木粉疏水性增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甲基木质素基季胺盐-羧甲基纤维素聚电解质复合物的制备
    王春海;臧健;卑莹;任世学;马艳丽;方桂珍
    2013 (1):  8-12.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02
    摘要 ( 975 )   PDF(1298KB) ( 880 )  
    以三甲基木质素基季胺盐(TLQAS)和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原料通过静电吸附制备聚电解质复合物,并表征其结构。首先制得三甲基环氧丙基氯化胺单体,再与碱木质素接枝反应,合成TLQAS;在不同pH值和物料比条件下进行三甲基木质素季胺盐和羧甲基纤维素作用,制备三甲基木质素季胺盐-羧甲基纤维素(TLQAS-CMC)聚电解质复合物,测得其含氮量 2.11%;通过FT-IR、DSC、XRD对聚电解质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LQAS-CMC聚电解质复合物存在;聚电解质复合物的热分解温度提高,热稳定性增强;XRD显示复合物排列无序,TLQAS-CMC复合物具有一定的吸水膨胀性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桉木三组分在高温热水预处理及酶解糖化中的规律研究
    徐绍华;武书彬;尉慰奇
    2013 (1):  21-26.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04
    摘要 ( 962 )   PDF(1311KB) ( 1337 )  
    为优化桉木高温热水预处理的工艺条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分析预处理渣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最佳的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温度180 ℃,时间20 min,绝干木粉与水1:20(g:mL)。此条件下,预处理液中木糖、葡萄糖的转化率分别为81.93%和2.21%。桉木木粉经最优条件预处理后,大部分半纤维素被水解;纤维素的相对结晶度基本不变;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变的松散,纹孔膜破裂,纤维碎片增多,极大的提高了后续纤维素酶的可及度。对最优条件下预处理渣的进一步酶解:发现葡萄糖的转化率高达80.52%,比未经预处理直接酶解提高3.63倍。对酶解残渣的进一步分析可知,桉木原料87.12%的酸不溶木质素可在酶解残渣中得到回收,这有利于木质素的综合利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分析法研究青蒿素的纯度、热分解动力学及贮存期
    肖卓炳;郭满满;郭瑞轲;田春莲
    2013 (1):  13-20.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03
    摘要 ( 968 )   PDF(1196KB) ( 983 )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测得青蒿素在氮气气氛中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析曲线,采用Van't Hoff方程建立回归曲线求得青蒿素的纯度和熔点,使用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和Phadnis法等3种方法同时进行动力学分析。根据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计算推断青蒿素在室温下的贮存期。研究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青蒿素的热分解温度逐渐升高;青蒿素热分解的机理是二维扩散控制,对应的函数名称是Jander方程;经Gaussian模拟青蒿素的分子键级和原子电荷数,能够对190 ℃时分解产生3个化合物的机理进行验证吻合;根据青蒿素热分解的EaA推断,在室温25 ℃下,青蒿素的贮存期为3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F和PUF树脂分子结构对比研究
    杜官本;雷洪;PIZZI Antonio
    2013 (1):  27-31.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05
    摘要 ( 951 )   PDF(1073KB) ( 924 )  
    为了判断苯酚-尿素-甲醛(PUF)树脂中原料共缩聚反应是否发生,并确认共缩聚分子形成特点,借助13C核磁共振(13C NM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两种主要分析仪器,对比研究了苯酚-甲醛(PF)树脂和PUF树脂的结构特点,结果证实了PUF树脂中苯酚、尿素和甲醛3种原料之间共缩聚反应的存在,认为PUF树脂结构以PF树脂为主体,且共缩聚结构主要形成于合成反应初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碱处理芦苇浆纳米纤维素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谢成;刘志明;吴鹏;方桂珍;赵煦
    2013 (1):  32-36.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06
    摘要 ( 979 )   PDF(1025KB) ( 1558 )  
    采用质量分数55%硫酸水解碱处理芦苇浆制备纳米纤维素,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碱处理时间对纳米纤维素得率及其平均粒径变化的影响。单因素试验最优制备条件为碱处理时间1.0 h,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2.0 h,纳米纤维素得率为54.50%,平均粒径为156.9 nm;通过傅里叶红外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碱处理芦苇浆制备纳米纤维素为纤维素Ⅱ型。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对纳米纤维素得率而言,正交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碱处理时间1.0 h,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3.0 h,此条件下纳米纤维素得率最高,为55.64%,平均粒径为166.3 nm。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蒎酸基双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马长花;岑波;段文贵;马献力;覃珊;林桂汕;覃宇宁
    2013 (1):  37-44.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07
    摘要 ( 1007 )   PDF(1146KB) ( 924 )  
    α-蒎烯为原料,经过氧化和溴仿反应制备蒎酸,将其转化为双酰氯再与硫氰化钾反应得到蒎酸基双异硫氰酸酯。通过蒎酸基双异硫氰酸酯与苯胺类化合物的N-酰化反应,合成得到12个新型蒎酸基双硫脲类化合物。通过IR、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有一定的除草、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其中在100 mg/L质量浓度下,化合物E1蒎酸基双苯基酰基硫脲对油菜胚根生长的抑制率为66.6%(达到B级活性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郑光耀;何玲;薄采颖;谢衡;刘冬芹;李若达
    2013 (1):  45-48.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08
    摘要 ( 787 )   PDF(1022KB) ( 648 )  
    探讨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的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在大鼠肝匀浆和肝线粒体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观察它们对大鼠肝匀浆自发性过氧化、VC-Fe2+诱导肝匀浆和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的丙二醛(MDA)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能有效抑制大鼠肝匀浆的自发性和诱导性脂质过氧化产生的MDA,其抑制率为50%时药物浓度(IC50)分别为398.72和355.05 mg/L,对肝线粒体的诱导性脂质过氧化产生的MDA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687.02 mg/L,还能减轻肝线粒体的肿胀程度,且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杨梅单宁膜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铜、锌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
    罗扬;陆爱霞;罗学刚
    2013 (1):  49-53.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09
    摘要 ( 908 )   PDF(1089KB) ( 791 )  
    以杨梅单宁、魔芋葡苷聚糖和大米淀粉为原料,通过交联反应制备杨梅单宁膜吸附材料,分析其红外光谱(FT-IR),并系统地研究了其对Cu2+和Zn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杨梅单宁膜吸附材料在pH值5.0时对Cu2+和Zn2+的吸附容量最高;当初始质量浓度为200mg/L, pH值5.0,反应温度为25 ℃,吸附剂用量为0.1 g时Cu2+和Zn2+的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12.79和6.13 mg/g;吸附容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影响不大;Freundlich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均可用拟二级速率方程进行拟合。在铜、锌混合溶液中,杨梅单宁膜材料可以优先去除铜离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桦木醇的液泛提取工艺研究
    骆沙曼;丁为民;于涛;王洋
    2013 (1):  54-58.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10
    摘要 ( 891 )   PDF(1240KB) ( 837 )  
    采用一种改进的液泛提取装置提取桦树皮中桦木醇,该装置连接简单,操作方便,不影响提取率且可有效地提高样品的纯度。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对桦木醇提取率及纯度的影响,确定了桦木醇连续提取的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50 min。利用此条件提取桦木醇,提取率达到(88.39±1.77)%,桦木醇纯度达到(80.34±0.2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桦木醇丁二酸酯氨基酸叔丁酯的合成及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隋若君;张小丽;方桂珍;付玉杰
    2013 (1):  59-63.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11
    摘要 ( 791 )   PDF(1174KB) ( 1032 )  
    以桦木醇为原料合成了桦木醇丁二酸酯甘氨酸叔丁酯(桦甘酯)和桦木醇丁二酸酯丙氨酸叔丁酯(桦丙酯),采用1H NMR和MS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用噻唑兰(MTT)比色法,对桦甘酯和桦丙酯进行了对HepG-2(肝癌细胞)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桦甘酯和桦丙酯对HepG-2有专一促其凋亡的作用,其凋亡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作用72 h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5.33和17.01 μmol/L。桦甘酯和桦丙酯的IC50值与桦木醇的IC50值相比明显降低;对HepG-2细胞桦甘酯的IC50值约为桦木醇IC50值的1/6;桦丙酯的IC50值约为桦木醇IC50值的1/5,由此说明,桦甘酯和桦丙酯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方面明显优于桦木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莰烯酯化制乙酸异龙脑酯催化剂失活机理及再生方法的研究
    屈艳艳;郑辉东;邹文虎;王莹淑;吴燕翔
    2013 (1):  69-73.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13
    摘要 ( 1067 )   PDF(1995KB) ( 1203 )  
    通过BET、FT-IR、元素分析、SEM、N2低温吸附、离子交换容量测定等表征手段对莰烯酯化制备乙酸异龙脑酯固定床催化剂(CT800)失活机理及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聚合物对催化剂活性中心的覆盖造成的。通过乙醇浸取的方法对失活催化剂再生后,其酯化反应的活性接近新鲜催化剂水平,是一种较好的再生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孔氧化钛与海藻酸钠固定化木聚糖酶的对比研究
    单宗星;韦策;李鑫;宋向阳;张杨;张伟炜;徐晨琛
    2013 (1):  64-68.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12
    摘要 ( 948 )   PDF(1758KB) ( 846 )  
    为了提高木聚糖酶在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介孔氧化钛和海藻酸钠为载体,开展木聚糖酶固定化研究。氧化钛固定化木聚糖酶,考察了吸附时间、给酶量、温度和pH值对固定化的影响;海藻酸钠固定化木聚糖酶,考察了NaCl浓度、海藻酸钠浓度和硬化时间对固定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种固定化木聚糖酶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介孔氧化钛固定化条件为:固定化时间0.5 h,给酶量20.36 IU/g,温度65 ℃,pH值6.0,固定化木聚糖酶回收率为93.37%;优化的海藻酸钠固定化条件为:硬化时间2 h,氯化钙质量浓度为20 g/L,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35 g/L,温度65 ℃,pH值6.0,固定化木聚糖酶回收率为28.77%。相对于海藻酸钠固定化木聚糖酶和游离木聚糖酶,介孔氧化钛固定化木聚糖酶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均优于海藻酸钠固定化木聚糖酶及游离木聚糖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香基大孔吸附树脂对盐酸川芎嗪吸附性能的研究
    李鹏飞;穆彩花;雷福厚;卢建芳;刘祖广;
    2013 (1):  74-80.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14
    摘要 ( 813 )   PDF(2224KB) ( 893 )  
    以松香基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其对盐酸川芎嗪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结果表明,盐酸川芎嗪在松香基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3.5 h后达到吸附平衡,属于慢吸附过程,该过程受液膜扩散及颗粒内扩散的共同影响;盐酸川芎嗪在松香基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为"优惠吸附",吸附容易实现,在313 K时,最大吸附量为144.5 mg/g;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ΔH>0、ΔS>0,ΔG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由正值变为负值,说明该吸附为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去氢枞酸醇类香料酯的合成与表征
    覃珊;段文贵;赖刚;吴光燧;马长花
    2013 (1):  81-84.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15
    摘要 ( 828 )   PDF(1051KB) ( 795 )  
    以去氢枞酸为原料,经去氢枞酸酰氯与醇类香料的O-酰化反应,合成得到去氢枞酸肉桂酯、去氢枞酸葑醇酯、去氢枞酸龙脑酯和去氢枞酸薄荷酯等4种去氢枞酸醇类香料酯,其中去氢枞酸肉桂酯和去氢枞酸葑醇酯为新化合物。目标产物的适宜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95~100 ℃,反应物n(醇):n(酰氯)=1.2:1。采用IR、UV、NMR和MS等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造纸黑液磺化改性及改性产物性能研究
    季栋;马宏明;何明;史以俊;罗振扬
    2013 (1):  85-90.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16
    摘要 ( 924 )   PDF(1192KB) ( 842 )  
    采取了先提木质素再将木质素磺化的方案进行造纸黑液的磺化,由分段正交试验(先羟甲基化再磺化)确定最佳磺化工艺,制备出磺化木质素。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产物,并测定了产物的磺化度、净浆流动度和重均分子质量(MW)。最佳磺化工艺:酸析木质素4 g,水40 g,甲醛溶液5 g,pH值11,75 ℃下反应2 h,再调pH值为7,加亚硫酸钠2 g于140 ℃下反应4 h,所得磺化木质素的净浆流动度为232 mm。红外分析表明磺化木质素中引入了较多的磺酸基;磺化木质素的磺化度为0.821 mmol/g,MW为22.97 ku,均优于市售木质素磺酸钠,从而导致水灰比值0.35时其净浆流动度亦优于同掺量下的木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鼠掌老鹳草抗氧化活性成分季节变化研究
    杨雨春;李吉;付玉杰;祖元刚;
    2013 (1):  91-96.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17
    摘要 ( 967 )   PDF(1043KB) ( 1098 )  
    研究了鼠掌老鹳草全草、根、茎和叶片的生物量以及不同部位中柯里拉京、老鹳草素和总酚含量的季节变化,并通过抗氧化活性指导确定了鼠掌老鹳草的采收部位、采收时间。结果表明:1 g鼠掌老鹳草全草中的多酚类成分在营养生长期含量较高(137.567 3±1.890 7)mg/g(以没食子酸(GAE)质量表示,对提取物而言,下同),生殖生长期和枯萎期含量迅速降低((74.751 8±1.010 1)mg/g),而总黄酮含量在夏季较高,在枯萎期叶含量最大。鼠掌老鹳草的最佳采收时间和采收部位分别是7月份和全草,其总体抗氧化活性(FRAP)值为(12.321 5±0.188 2)mmol/g 。PCA试验表明总酚含量、柯里拉京、老鹳草素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753),而且它们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也较好(|r|>0.7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旱柳落叶化学成分研究
    张树军;常海波;吕伟强;丁宇;李雅富
    2013 (1):  97-101.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18
    摘要 ( 857 )   PDF(1054KB) ( 993 )  
    对旱柳落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水杨醇(1),水杨苷(2),2'-苯甲酰水杨苷(3),咖啡酸(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5),柯伊利素(6),邻苯二酚(7),黑麦草素(8),绿原酸(9),原儿茶酸(10),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11),丁二酸(12),正丁酸(13)。其中,水杨苷(2)占干燥落叶的质量分数超过0.07%,化合物6,8,10~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绿萝花中矿质元素的分析测定
    魏永生;郑敏燕;耿薇;古元梓
    2013 (1):  102-106.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19
    摘要 ( 765 )   PDF(1107KB) ( 1004 )  
    采用HNO3/H2O2湿法微波消解制样,利用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全面详细地分析测定西藏绿萝花中的矿质元素,共检出K、P、Ca、Mg、S、Al、Si、Fe、Na、Mn、Zn、Sr、B、Ba、Cu、Ti等16种矿质元素。分析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值,除Ti元素外,其余15种都在4%以内;加标回收率在90.3%~110.9%之间,其中10种元素在(100±5)%范围内。绿萝花中所含人体常量元素K、P、Ca、Mg、S、Na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66%、0.40%、0.27%、0.23%、0.17%和0.004%;微量元素Fe、Zn、Cu、Si、Mn、B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8.4、30.8、6.5、151.0、36.3、16.5 mg/k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盐肤木叶多酚提取及抗氧化活性初探
    裘振宇;汤明礼;张旋;张萍萍;吴丽芳
    2013 (1):  107-112.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20
    摘要 ( 1013 )   PDF(1074KB) ( 1405 )  
    比较了热浸提、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3种方法和水、乙醇、甲醇、丙酮4种不同溶剂对盐肤木叶多酚提取的影响。选择乙醇溶液和热浸提作为基本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盐肤木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60 ℃,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的粗多酚溶液离心后直接干燥得到粗多酚粉末或经过乙酸乙酯萃取分离,烘干分别得到乙酸乙酯相干粉和水相粗多酚干粉,接着对获得的粗提物进行了多酚纯度测定和抗氧化等生物学功能检测。结果显示,3种粗多酚纯度分别为:直接干燥的37.53%,水相的为19.26%,乙酸乙酯相的为59.44%。提取物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大于维生素C,略小于商品化茶多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方肝康化学成分研究
    张进才;陈光英;韩长日;陈文豪;詹雪梅;张伟
    2013 (1):  113-116.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21
    摘要 ( 1023 )   PDF(995KB) ( 936 )  
    以75%乙醇提取中药复方制备总浸膏,硅胶柱色谱等分离其化学成分,波谱法鉴定其结构。分离得到13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顺式白藜芦醇3-O-β-葡萄糖苷(1)、山萘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2)、山萘酚(3)、4'-二氢红花菜豆酸(4)、leptosphaepin(5)、熊果苷(6)、4-咖啡酰基奎宁酸(7)、3,4-二甲氧基苯乙醚(8)、2-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9)、α-生育醌(10)、异香草酸(11)、甘露醇(12)、β-胡萝卜苷(13)。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中药复方中分离得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PLC法同时测定凤尾草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刘建群;任晓静;舒积成;张锐;张维;潘景行
    2013 (1):  117-120.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22
    摘要 ( 997 )   PDF(1053KB) ( 1073 )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0个不同产地凤尾草中5种黄酮类成分:新西兰牡荆苷、忍冬苷、野漆树苷、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使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0 min, 15:85; 20~30 min, 25:75; 35~40 min, 50:5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 350 nm,柱温25 ℃。结果新西兰牡荆苷、忍冬苷、野漆树苷、木犀草素和芹菜素5个黄酮类化合物在测定的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之间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r≥0.999,n=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8%~105.20%(RSD为1.72%~3.20%)、95.02%~104.92%(RSD为1.96%~2.93%)、98.45%~103.70%(RSD为1.66%~2.70%)、96.41%~104.73%(RSD为1.03%~3.46%)、95.82%~99.34%(RSD为1.85%~3.95%)。结果表明凤尾草中5种黄酮含量的地区差异性不大,各地区凤尾草中5种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在0.5~2.2 mg/g范围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山姜的化学成分研究
    吴秋燕;王平平;王奎武;金志敏
    2013 (1):  121-124.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23
    摘要 ( 770 )   PDF(1048KB) ( 952 )  
    采用正相硅胶和Sephalex LH-20凝胶色谱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对姜科山姜属植物四川山姜的乙酸乙酯部位的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5-二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1)、4',7-二羟基-5-甲氧基二氢黄酮(2)、4',5,7-三羟基黄酮(3)、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4)、对香豆酸(5)、β-胡萝卜苷(6)、β-谷甾醇(7)和豆甾醇(8)。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橡胶胶清化学成分的研究
    汤丽昌;王宁;姚海萍;杨先会;邓世明;张朝阳
    2013 (1):  125-129.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24
    摘要 ( 996 )   PDF(1028KB) ( 990 )  
    对天然橡胶胶清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运用硅胶柱色谱及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用理化方法及波谱手段解析其化学结构。从天然橡胶胶清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木栓酮(Ⅰ)、羽扇豆醇(Ⅱ)、β-谷甾醇(Ⅲ)、棕榈酸(Ⅳ)、硬脂酸(Ⅴ)、胡萝卜苷(Ⅵ)、尼古丁酸(Ⅶ)、琥珀酸(Ⅷ)、没食子酸(Ⅸ)、果糖(Ⅹ)、白坚木皮醇(Ⅺ)和6-hydroxy-cleistopholine(Ⅻ)。经检索,其中化合物Ⅰ、Ⅱ、Ⅵ、Ⅶ、Ⅸ和Ⅻ为首次从天然橡胶胶清中分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评论
    核桃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陈虹霞;王成章;周昊;叶建中
    2013 (1):  130-134.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1.025
    摘要 ( 825 )   PDF(1019KB) ( 1581 )  
    多酚广泛分布于核桃的各个组织部位,是果树果实的主要次生产物之一,具有良好抗氧化和延缓机体衰老等作用。重点介绍核桃各部位多酚的提取分离技术、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等方面,为全面研究核桃酚类化合物提供参考,促使核桃多酚的综合高效开发利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