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产化学与工业》,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4-3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白骨壤中性糖蛋白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
    方旭波;陈小娥;江波;王晓岚;袁耀萍
    2008 (2):  27-32. 
    摘要 ( 569 )   PDF(967KB) ( 628 )  
    以白骨壤树枝为材料,经提取、分离和纯化等一系列步骤得到一中性多糖组分HAM-3-IIa,经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PGFC)和凝胶柱层析Sephacryl(S-400)鉴定为均一组分,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97 00.化学组成分析表明,HAM-3-IIa为中性糖蛋白,含蛋白4.9%,含多糖95.0%;由阿拉伯糖(Ara)、半乳糖(Gal)和木糖(Xyl)组成;β-消去反应说明HAM-3-IIa中糖链以O-糖肽键连接到苏氨酸上的;补体结合实验表明,该多糖通过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共同作用产生显著的抗补体活性,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并研究确定该活性不是由于纯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微生物所造成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酸碱条件对扁桃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
    王森;谢碧霞;钟秋平;李依娜
    2008 (2):  119-123. 
    摘要 ( 591 )   PDF(1225KB) ( 618 )  
    用TA-XT2i质构仪测定不同酸碱条件下的扁桃凝胶,研究扁桃凝胶胶体在不同酸碱条件下的质构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酸碱条件下各水平之间质构特性曲线总体分布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酸碱条件下的扁桃凝胶质构特性各表现指标:硬度、脆性、黏附性、黏合性、咀嚼性、回复性等各参数特性的F值分别为12.98909、6.03682、37.31764、17.23481、16.0702、12.387,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弹性和黏结性的F值分别为0.0877和1.113238,差异不显著.各特性对不同酸碱环境的反应规律呈现多样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磺化麦草碱木质素的结构特征及其作为混凝土减水剂的性能
    庞煜霞;杨东杰;邱学青;邓国颂
    2008 (2):  67-72. 
    摘要 ( 606 )   PDF(1196KB) ( 769 )  
    研究了碱法制浆副产物麦草碱木质素的磺化产品磺化碱木质素(SWSL)作为混凝土减水剂使用的性能,掺量(相时于水泥的质量分数,下同)为0.25%时,掺SWSL的混凝土减水率达13.5%,较掺木质素磺酸钙(CLS)的(10.2%)高,混凝土3天和7天龄期抗压强度比仅为113%和105%,较掺CLS的(134%和125%)低.SWSL在水泥浆碱性溶液中具有较好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有较高的减水率,但泡径较粗且分布不均匀,最大泡径为2mm,导致硬化砂浆密度减小,孔径小于0.01mm的气孔比例相对较少,孔径在0.01~0.05mm范围的较多,抗压强度下降.SWSL的磺化度为1.1mmol/g,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4424,较木钙(11370)低.较低的磺化度使SWSL的分散性能比木钙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沉香叶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研究
    王红刚;周敏华;路晶晶;余伯阳
    2008 (2):  1-5. 
    摘要 ( 1155 )   PDF(772KB) ( 1833 )  
    在抗肿瘤活性部位筛选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对沉香属白木香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其中所分得化合物的结构.从该植物中共分得10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洋芹素-7,4'-二甲醚(1)、木犀草素-7,3',4'-三甲醚(2)、木犀草素-7,4'-二甲醚(3)、芫花素(4)、木犀草素(5)、羟基芫花素(6)、2-O-α-L-鼠李糖-4,6,4'-三羟基二苯甲酮(7)、对羟基苯甲酸(8)、β-胡萝卜苷(9)、7α-羟基-β-谷甾醇(10).化合物7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6及8、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胡椒中的胡椒碱
    王晓;苑金鹏;耿岩玲;李福伟;王岱杰;刘建华
    2008 (2):  6-10. 
    摘要 ( 677 )   PDF(396KB) ( 612 )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从胡椒粗提物中分离制备其主要成分胡椒碱,两相溶剂系统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1:0.8:0:0.8),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从300g的粗提物中经过一次分离得到纯度为99.1%的胡椒碱6.2mg,其化学结构由EI-MS、1H NMR和13C NMR鉴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支链醇对生物柴油低温性能的影响研究
    孟中磊;李翔宇;蒋剑春
    2008 (2):  11-15. 
    摘要 ( 613 )   PDF(828KB) ( 623 )  
    研究了用大豆油、甲醇和一种支链醇作为原料来制备含有脂肪酸支链醇酯的生物柴油,其中支链醇为异丙醇、异丁醇和仲丁醇中的一种.特别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催化剂和异丙醇与甲醇物质的量之比等因素对产物中脂肪酸异丙酯(IPE)含量的影响.用异丙醇和甲醇混合制备生物柴油,异丙酯的GC含量可达20%以上,但发现异丙酯的GC含量高于20%时,甘油不易分离.测定了IPE不同含量产物的黏度、冷凝点和冷滤点,发现其黏度比用纯甲酯制得的生物柴油略高,其冷凝点和冷滤点与之相比降低幅度可达5~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节油水合萜二醇合成对(艹孟)烷二胺反应的研究
    冯志勇;李冬梅;赵振东;毕良武;王婧;古研
    2008 (2):  16-20. 
    摘要 ( 720 )   PDF(831KB) ( 734 )  
    探索研究了由水合萜二醇制备对(艹孟)烷二胺(MDA)的全新合成路线.使用叠氮化钠将水和萜二醇转化成为二叠氮基对(艹孟)烷(平均得率73.1%),再通过林德拉(Lindlar)催化剂使其催化加氢还原,成功制备了对划出界(艹孟)烷二胺(平均得率86.3%),反应总得率为63.1%.合成对(艹孟)烷二胺产品经过分离和提纯后通过物理性能、气相色谱组成、GC-MS、IR、1H NMR等分析测试,鉴定了化学结构.在此基础上,对(艹孟)烷二胺产品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进行了应用试验,其试验结果表明,该合成产品与市售对(艹孟)烷-1,8-二胺产品性能相当.研究结果表明,该合成路线是有效可行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胶原纤维固化杨梅单宁对Mo(Ⅵ)的吸附
    王茹;廖学品;曾滔;彭娜;石碧
    2008 (2):  21-26. 
    摘要 ( 660 )   PDF(938KB) ( 726 )  
    研究了胶原纤维固化杨梅单宁(IBT)这一新型吸附材料对Mo6+的吸附特性.实验表明,温度对吸附容量影响不大,而pH值对吸附容量有显著影响,Mo6+的吸附容量随pH值降低而增加,表明其吸附机理是吸附剂与聚钼阴离子之间的静电结合.当Mo6+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mg/L、吸附剂用量0.100g、温度为303 K、pH值2.0时,IBT对Mo6+的吸附量为82.4mg/g.Freundlich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IBT对Mo6+的吸附等温线.动力学研究表明,初始吸附速率很快,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约为600min,其吸附动力学可很好地用拟二级速率方程描述,计算所得的平衡吸附量与实测值误差很小.解吸实验表明,0.02 mol/L EDTA溶液能使吸附剂再生,并能循环使用.选择性吸附研究表明,在酸性(pH值2.0)条件下,IBT对Mo6+的吸附率大于95%,而对Ni2+和Cu2+的吸附率低于5%,可用于Mo6+-Ni2+和Mo6+-Cu2+二元混合溶液中Mo6+的分离和提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圆柏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赵军;闫明;黄毅;贺文义;赵昱
    2008 (2):  33-37. 
    摘要 ( 689 )   PDF(706KB) ( 727 )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等色谱手段,对新疆圆柏叶的黄酮类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柏木双黄酮(Ⅰ)、柏木双黄酮4',4'''-二甲醚(Ⅱ)、穗花杉双黄酮(Ⅲ)、罗汉松双黄酮A(Ⅳ)、儿茶素(Ⅴ)、槲皮素(Ⅵ)、异高黄芩素7-O-β-D-木糖苷(Ⅶ)、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Ⅷ)和芦丁(Ⅸ).其中化合物Ⅰ、Ⅱ、Ⅴ、Ⅶ、Ⅷ和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Ⅷ和Ⅸ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Ⅴ和Ⅵ的抗氧化活性较高,与阳性对照品抗坏血酸的接近;黄酮苷类化合物Ⅷ、Ⅷ和Ⅸ次之,而双黄酮类化合物Ⅰ、Ⅱ、Ⅲ和Ⅳ活性较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假酸浆子胶溶液的流变特征
    涂国云;王正武;顾瑾
    2008 (2):  38-42. 
    摘要 ( 647 )   PDF(1037KB) ( 901 )  
    以假酸浆子胶质为研究对象,用Brook field RVDV-Ⅲ型数字流变仪考察了胶溶液的流变学基本特性,以及质量浓度(g/L,下同)、金属离子、糖种类、放置时间、体系pH值、温度、冻融处理等因素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胶质溶液是典型的剪切稀化型非牛顿流体,胶质量浓度越高(超过2g/L)时,剪切稀化现象越严重.同时溶液流变行为受温度、剪切速率、pH值等因素的影响.溶液黏度随体系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与温度的依赖关系服从Arrhenius公式. 5g/L的胶质溶液黏度在pH值为3时最高可达0.152 Pa·s.但在强酸、强碱下黏度下降.金属二价离子对胶溶液有显著的增稠效应,其增稠效果与离子浓度呈正相关.在相同浓度下,蔗糖的增稠效果优于葡萄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子短程蒸馏和重结晶分离银杏叶甾醇类化合物的研究
    王成章;叶建中;郑光耀;张志杰;沈兆邦
    2008 (2):  43-47. 
    摘要 ( 665 )   PDF(875KB) ( 798 )  
    以银杏叶为原料,制备其石油醚提取软膏,通过皂化、萃取和冷冻,除去脂肪酸及其酯、蜡质等杂质,分离甾醇类集分.采用分子蒸馏分离技术和溶剂重结晶纯化甾醇类化合物,银杏叶甾醇收率为0.03%~0.08%.利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银杏叶甾醇结晶物的化学组成,共分离出17种化合物,其中8种是甾醇类化合物,占所有峰面积的97.633%,依次为β-谷甾醇(67.984%)、8-烯-3β-麦角甾醇(10.624%)、3β-豆甾烷醇(10.06%)、5,24-二烯-3β-豆甾醇(.2%)、4,22-二烯-3β-豆甾醇(1.926%)、,8,22 E-三烯-3β-麦角甾醇(0.618%)、岩藻甾醇(0.295%)、α-谷甾醇(0.566%);酮类化合物占1.066%,分别为17,19-二乙酰氧基-4,4-二甲基-3α-雄-5,7-二烯-3-烷酮(0.336%)和17α-乙酰氧基孕烯醇酮(0.730%).除β-谷甾醇外,其它银杏叶甾醇均为首次报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氧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及其降凝性能初探
    聂小安;蒋剑春;陈水根;常侠;钟远
    2008 (2):  48-52. 
    摘要 ( 668 )   PDF(932KB) ( 791 )  
    以生物柴油为原料,对环氧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气相色谱及化学分析法,得出了较理想的工艺条件:脂肪酸甲酯100g,磷酸0.6mL,甲酸9mL,双氧水48mL,石油醚50mL,反应温度6℃,反应时间3.5h,所得环氧脂肪酸甲酯具有以下性能:环氧值4.89%,酸值0.2mg/g,碘值9~10g/100g,黏度.87mm2/s.通过对生物柴油降凝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环氧脂肪酸甲酯可降低生物柴油冷滤点3℃,但对生物柴油凝固点没有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风量对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杭志喜;饶庆隆;余世袁
    2008 (2):  53-57. 
    摘要 ( 487 )   PDF(1031KB) ( 745 )  
    用10g/L纸浆作碳源,研究通风量对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在28℃、搅拌速率20r/min、pH值4.8时,不调通风量或调节通风量控制溶解氧浓度(DOT),用10L发酵罐产酶,测定菌丝质量浓度和纤维素酶酶活.结果表明:通风量一定时,DOT有时可能会低于临界DOT,有时又偏高,不利于菌丝生长.改变通风量,调节DOT为20%~30%时,最适宜于茵丝的生长代谢,菌丝质量浓度最高为3.12g/L,比未调通风量时的最高值2.77g/L增加12.6%,76h滤纸酶活达3.55IU/mL,比未调通风量时的最高值2.80g/L提高26.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e2+-H2O2-二氧化硫脲引发桉木浆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的研究
    黄军;翟华敏
    2008 (2):  58-62. 
    摘要 ( 700 )   PDF(1060KB) ( 718 )  
    研究了Fe2+-H2O2-二氧化硫脲体系引发桉木浆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接枝共聚.初步讨论了该引发体系的引发机理,用接枝率、接枝效率和单体转化率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过氧化氢用量、二氧化硫脲用量、单体浓度和液比对接枝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纤维产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组分二氧化硫脲的加入能有效地使接枝共聚得以顺利进行.适当提高温度,增加过氧化氢用量,减小液比,控制合适的二氧化硫脲用量都能提高接枝率和单体转化率,并在较短的时间就能成功接枝.接枝效率几乎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一般维持在97%~99%,接枝过程产生的均聚物极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杜仲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季志平;苏印泉
    2008 (2):  63-66. 
    摘要 ( 607 )   PDF(347KB) ( 734 )  
    为了发现新的抑茵材料,对杜仲叶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及其分级组分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杜仲叶的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细菌和真茵都有抑制作用,而且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黄曲霉和黑曲霉有特殊的抑制特征;正丁醇和水提取物对细菌有抑制作用,但对真菌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石油醚提取物几乎对细菌和真茵都没有抑制作用.最大抑茵圈直径超过了10mm,最小抑茵浓度(MIC)在0.25%~3.0%之间.杜仲叶提取物在抑菌活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抑茵率随时间而逐渐增加,16h之后基本保持不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没食子单宁产业化的污染控制
    秦清
    2008 (2):  73-76. 
    摘要 ( 622 )   PDF(848KB) ( 639 )  
    综述了我国没食子单宁产业化后的污染状况;论述了污染物特征和治理污染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污染控制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新型纤维素吸附剂的制备研究
    王瑀;王丹;商士斌;宋湛谦;王宏晓
    2008 (2):  77-81. 
    摘要 ( 651 )   PDF(884KB) ( 562 )  
    采用蔗渣纤维素、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AETAC)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出一种新型纤维素吸附剂,对制备该吸附剂的影响因子如碱化时间、碱质量分数、单体的用量、引发剂(NaHSO33、(NH4)2S2O8)用量、温度和时间等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该纤维素吸附剂的最佳合成工艺为:碱化时间90 min,NaOH质量分数30%,AA中和度60%,相对于吸附剂整体,纤维素质量占20%,单体AA占47.3%,AM占26.3%,MAETAC占6.4%,引发剂占2.6%(相对于单体用量),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h.该工艺条件下所得吸附剂对Cu2+的吸附量达2.1mg/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茶叶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李姣娟;黄克瀛;龚建良;马伟
    2008 (2):  82-86. 
    摘要 ( 799 )   PDF(1087KB) ( 881 )  
    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测定了油茶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芦丁、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进行了比较,在波长17nm、反应时间40min的条件下测定了DPPH·的清除率为50%时抗氧化剂的质量浓度(EC50)值.结果表明,油茶叶乙醇提取物时DPP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随着油茶叶乙醇提取物纯化程度的提高,其清除能力也相应增强.测得油茶叶粗提物、油茶叶精提物、芦丁和BHT清除DPPH·的EC50值分别为12.19、6.765、9.481和37.53mg/L,清除DPPH·能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油茶叶精提物>芦丁>油茶叶粗提物>BHT.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空纤维管式超滤分离麦草碱提取液水溶性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
    朱超宇;翟华敏
    2008 (2):  87-90. 
    摘要 ( 683 )   PDF(735KB) ( 502 )  
    用溶剂抽提法分离出含钠盐及低相对分子质量(Mr)物质的麦草常温碱提取水溶性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级分,采用中空纤维管式超滤技术定量去除LCC中钠盐及低Mr(<1000)物质等杂质.研究结果表明,在超滤压力为0.10MPa、超滤浓度为0.5%(以质量分数计)的条件下,水溶性LCC经10次循环超滤后,其中钠盐及低Mr物质得到了有效去除,分离得到高得率、高纯度、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水溶性LCC级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单宁螯合树脂及表征
    张力平;杜洁
    2008 (2):  91-96. 
    摘要 ( 616 )   PDF(1350KB) ( 612 )  
    将黑荆树单宁与多聚甲醛在有机分散剂液体石蜡中发生反相悬浮聚合反应,制备出一种球状单宁螯合树脂,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单宁与多聚甲醛的质量比为12:1、反应温度7℃、反应时间3.5h、石蜡体积5mL.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单宁螯合树脂结构与性能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单宁螯合树脂与Cr6+之间的作用机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苯甲酸氧钒催化过氧化氢氧化β-蒎烯的研究
    李家其;郭丹;尹笃林;肖毅;毛丽秋
    2008 (2):  97-100. 
    摘要 ( 623 )   PDF(785KB) ( 688 )  
    研究了以五氧化二钒合成的苯甲酸氧钒催化过氧化氢氧化β-蒎烯.考察了催化剂、过氧化氢和溶剂用量及水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在苯甲酸氧钒用量为β-蒎烯质量的5%、丙酮与β-蒎烯的体积比为4:1、过氧化氢与β-蒎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条件下、30℃反应2h后,β-蒎烯转化率可达56.2%以上,主要产物诺蒎酮和马鞭草烯酮的选择性分别为42.8%和35.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竹叶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袁珂;薛月芹;叶素萍;楼炉焕
    2008 (2):  101-104. 
    摘要 ( 662 )   PDF(706KB) ( 876 )  
    以芦丁为对照,竹叶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破碎提取竹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超声波脱色,大孔树脂Diaion HP-20吸附分离纯化竹叶总黄酮提取物.结果表明,20 g竹叶粗粉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0%(体积分数)乙醇做溶剂,液固比为10:1(mL:g)提取1次,5 min.最佳分离纯化工艺为:采用大孔树脂Diaion HP-20进行分离富集,以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流速为5mL/min,收集并减压浓缩各洗脱部分的总黄酮提取物,精制后的总黄酮纯度可达76%.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毛白杨木材乙二醇醇解过程中木质素结构的FT-IR、1H NMR分析
    樊永明;徐艾青;沈艳尼;李明飞;谢益民;张志毅
    2008 (2):  105-109. 
    摘要 ( 886 )   PDF(1089KB) ( 844 )  
    为探讨木材乙二醇醇解过程中木质素结构的变化机理,以毛白杨磨木木质素(MWL)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手段对醇解前后的木质素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毛白杨木质素属于典型的愈创木基-紫丁香基型(GS型)木质素,G/S比值为1.37.醇解过程中木质素单元间β-O-4连接键大量断开,共轭羰基减少,甲基芳基醚键部分断开,产物中发现了大量新的酚羟基结构.醇解产生的低分子组分有芳香醚类、脂肪醚类、酚类、芳香酸类、不饱和酮类等物质.木质素大分子断裂的同时也有缩合反应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铁蕨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及GC-MS分析
    樊亚鸣;方雪辉;陆慧宁;陶文琴;高绍中;陈永亨
    2008 (2):  110-114. 
    摘要 ( 667 )   PDF(984KB) ( 708 )  
    采用微波-乙醇工艺提取苏铁蕨的木质根上茎直立部分,经GC-MS分析,分离出60个峰,并确认了其中55个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7.88%.苏铁蕨中的脂溶性成分被划分为4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倍半萜类、烷烃类和环硅氧烷类.经结构分析,各类化合物内部的分子结构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特别在烷烃类与环硅氧烷类中,相邻的化合物间具有相同的结构差.其中环硅氧烷的结构在蕨类植物研究中尚未见报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季节与贮存时间对松针精油得率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文福姬;俞庆善
    2008 (2):  115-118. 
    摘要 ( 575 )   PDF(664KB) ( 627 )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不同季节、不同贮存时间的松针中提取精油,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所得精油的化学成分,并进行了成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月份松针精油的得率是0.61%,精油中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是α-蒎烯(19.00%)、桧萜(19.61%)、橄香醇(15.38%)、醋酸冰片酯(10.05%),其中总萜烯质量分数达到88.0%,优于其它季节的松针精油.贮存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干燥松针精油得率分别为0.60%、0.58%、0.53%、0.21%,对应精油中总萜烯质量分数分别为79.93%、76.03%、7.33%、6.97%.随着贮存时间延长,提取精油中单萜烯质量分数降低,含氧萜烯质量分数增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叶鱼骨木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安伟;陈光英;尹文清;韩长日;张永强
    2008 (2):  124-126. 
    摘要 ( 763 )   PDF(563KB) ( 709 )  
    对茜草科鱼骨木属大叶鱼骨木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氯仿萃取部分分得7个化合物,经理化及光谱方法鉴定分别为:羽扇豆醇(Ⅰ),3-β-乙酰基齐墩果酸(Ⅱ),β-谷甾醇(Ⅲ),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Ⅳ),2,6-二甲氧基苯醌(Ⅴ),β-胡萝卜苷(Ⅵ),香草酸(Ⅶ).经文献检索,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