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产化学与工业》,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6-06-3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匀浆法提取沙棘果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赵春建;祖元刚;付玉杰;李春英;王延兵;侯春莲
    2006 (2):  38-40. 
    摘要 ( 619 )   PDF(578KB) ( 769 )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提取沙棘果中总黄酮的方法,对匀浆法提取沙棘果中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提取原料为含水率 85% 的沙棘果,溶剂为 85% 的乙醇,匀浆时间 10 min,液固比为5:1(mL:g).将该法与常规的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匀浆法对沙棘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 0.76%,与回流提取相当.匀浆提取法所用提取时间短,提取溶剂用量少,该法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沙棘果总黄酮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纤维素热裂解左旋葡聚糖生成过程模拟研究
    廖艳芬;王树荣;马晓茜
    2006 (2):  1-6. 
    摘要 ( 619 )   PDF(1354KB) ( 670 )  
    为优化生物质热裂解产物中左旋葡聚糖(LG)产率,在改进的B-S机理模型的基础上,以纤维素热裂解为研究对象,对其热裂解过程中活性纤维素(AC)、LG以及乙醇醛(HAA)的演变和生成情况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纤维素热裂解过程中,由于一次反应吸热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物料温度长时间内处于中温状态,恰好形成了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保持中温的必要条件.作为纤维素热裂解最主要的产物,LG在物料内部并未发生强烈的二次裂解,HAA则几乎完全来源于AC的分解,物料内部LG和其他竞争产物浓度(质量浓度,下同)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其竞争能力的大小,HAA浓度积累速度在反应后期的提高正是其竞争消耗AC优势的体现.挥发分二次反应主要发生在气相空间,随着气相停留时间和辐射源温度的增加,LG二次分解的程度提高.因此为获取高产率LG,中等辐射源温度和短气相停留时间是必要条件,仅以生物油产率为目的时,气相停留时间可适当放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香酸封端的二聚脂肪酸/聚乙二醇聚酯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冯光炷;崔英德;卢奎;渠海;李和平
    2006 (2):  7-12. 
    摘要 ( 758 )   PDF(335KB) ( 583 )  
    以妥尔油脂肪酸二聚酸为原料,先与聚乙二醇 (PEG 400) 缩聚后得到聚酯,然后再用松香对聚酯封端,制备了松香基聚酯醚型非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聚酯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减压条件下,反应物二聚酸与聚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20,催化剂SnCl2用量为二聚酸质量的 0.30%,反应温度 200℃,反应时间 6h,酯化率达到 98.11%.产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 135,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 7438,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Mw/Mn)为1.212且呈好的窄分布状态.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松香封端反应的条件为:再补加聚酯质量 0.20% 的催化剂SnCl2,聚酯与松香物质的量之比为1:1.30,反应温度 215℃,反应时间 2.8 h,封端率达62.75%.红外光谱验证了目标产物的存在.性能研究表明,产物具有很好的钙皂分散力、消泡和抑泡力、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圆滑番荔枝树皮中一个新的贝壳杉烷型二萜
    蒯玉花;毕志明;李萍;章永红
    2006 (2):  13-15. 
    摘要 ( 670 )   PDF(433KB) ( 834 )  
    对番荔枝科植物圆滑番荔枝(Annona glabra Linn.)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贝壳杉烷型二萜.树皮 15 kg,95% 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浸膏混悬于适量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所得乙酸乙酯部分再经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及重结晶后,得到一个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1,经理化及波谱分析,其结构确证为一个新的贝壳杉烷型二萜,命名为:16α-羟基-17-乙酰氧基-对映-贝壳杉烷-19-羧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竹炭-TiO2-光组合降解苯酚的研究
    陈清松;叶桂足;赖寿莲;李晓燕
    2006 (2):  16-18. 
    摘要 ( 615 )   PDF(745KB) ( 650 )  
    研究了竹炭-TiO2-光组合体系,即吸附-催化-光氧化协同降解苯酚的特性,探索了竹炭用量、竹炭粒度、苯酚溶液pH值及其初始浓度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用量 1 g/L 时,光氧化效果最好;粒度越小,苯酚去除效果越差,粒径以0.520~0.246 mm 为宜;酸性条件有利苯酚的去除,当pH值为3.0时,效果最好;苯酚的起始浓度升高,其去除率降低,但平均反应速率增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沙柳与柠条混合原料碱性过氧化氢法分离的纤维素特性研究
    许凤;钟新春;孙润仓
    2006 (2):  19-22. 
    摘要 ( 663 )   PDF(713KB) ( 659 )  
    分析了沙柳(Salix psammophila)与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质量比为1:1的混合原料的化学组成,在NaOH 18%(质量分数)、反应温度 165℃、H2O2 3%(质量分数)、反应时间 90 min、液固比4:1(mL:g)的条件下降解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分离纤维素,计算纤维素制备物的得率及粘度.采用GC、HPLC、FT-IR及13CNMR分析了纤维素制备物的特性,结果表明,碱性过氧化氢法能高效降解大部分木质素,得到的纤维素制备物中残余木质素含量较低(酚醛和酚酸总量为4.39%),纤维素纯度较高(葡萄糖含量 84.68%),纤维素结晶度可能升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性木质素磺酸盐/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
    储富强;洪建国
    2006 (2):  23-26. 
    摘要 ( 648 )   PDF(723KB) ( 640 )  
    木质素磺酸盐(LS)是亚硫酸盐制浆工艺的副产物,利用马来酸酐和丙烯酰氯分别与其反应进行改性,在分子中引入双键,然后在乳液中与丙烯酸酯单体接枝共聚,得到木质素基接枝共聚物,研究后发现,原LS与单体比为1:5时,LS转化率仅为 25.1%,接枝效率为 26.3%,接枝率为 129.5%;而采用马来酸酐和丙烯酰氯改性后的LS时,其木质素转化率分别为 81.2% 和 83%,接枝效率达 71.8% 和 72.6%,接枝率达 378.3% 和 341.4%.改性产物的结构和共聚乳液的粒子形态分别用IR 和 TEM 进行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脱氢枞胺水杨醛类Schiff碱的光致变色和溶致变色性能的研究
    饶小平;宋湛谦;高宏
    2006 (2):  27-29. 
    摘要 ( 589 )   PDF(508KB) ( 861 )  
    以乙醇为溶剂合成了脱氢枞胺水杨醛Schiff碱(a)以及脱氢枞胺(5-硝基)水杨醛Schiff碱(b),IR光谱确证其结构,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它们在有机溶剂中的光致变色及溶致变色性能.研究发现,a和b在氯仿溶液中都能发生光致变色现象,b在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发生溶致变色现象,讨论了两种物质发生变色现象的机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棕榈酸单乙醇酰胺葡萄糖苷的合成研究
    胡立红;周永红;宋湛谦
    2006 (2):  30-32. 
    摘要 ( 869 )   PDF(619KB) ( 648 )  
    以棕榈酸和单乙醇胺反应,生成棕榈酸单乙醇酰胺,再与丁苷进行转苷化反应,得到文献未曾报到过的棕榈酸单乙醇酰胺葡萄糖苷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丁苷的适宜条件:丁醇和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6:1,催化剂和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0.03:1,反应时间 3 h,温度 120℃;合成棕榈酸单乙醇酰胺葡萄糖苷的适宜条件:棕榈酸单乙醇酰胺与丁苷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温度 145℃,反应时间 1 h.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麦秸秆纤维改性两性高吸水树脂合成及性能研究
    王丹;宋湛谦;商士斌
    2006 (2):  33-37. 
    摘要 ( 637 )   PDF(391KB) ( 806 )  
    利用麦秸秆、丙烯酸、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性树脂.对影响反应的因素,如麦秸杆用量、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DMC的用量和配比、引发剂及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的两性高吸水性树脂吸蒸馏水达 853 g/g、吸生理盐水为 118 g/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绿木霉固定化生产纤维素酶及酶学特性的研究
    孙冬梅;杨谦;宋金柱;陈忠祥
    2006 (2):  79-82. 
    摘要 ( 583 )   PDF(770KB) ( 664 )  
    利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法制备固定化细胞黄绿木霉,结果表明:海藻酸钠质量浓度 50 g/L,培养基初始pH值4.0~4.5,以滤纸浆为培养基碳源培养的小球的稳定性好.发酵产酶培养时以滤纸浆为碳源,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 50 g/L, CaCl2质量浓度控制在 20 g/L,培养基初始pH值选择为4.5,产酶效果好、酶活力高、保持时间长.添加表面活性剂Twin-80后,产酶能力可进一步提高.通过(NH4)2SO4分级沉淀、Sephadex G-100分子筛层析和DEAE 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分离纯化出黄绿木霉纤维素酶系中达到电泳纯的3种内切葡聚糖酶(EGⅠ、EGⅡ、EGⅢ)和2种β-葡萄糖苷酶(BGⅠ、BGⅡ).通过SDS-PAGE和IEF电泳测得5个酶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62300、71900、52600、85300和 78300,等电点分别为5.4、4.8、5.0、5.6和5.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蒸气法制备橡胶籽壳活性炭的研究
    孙康;蒋剑春;张天健;邓先伦;戴伟娣
    2006 (2):  41-43. 
    摘要 ( 720 )   PDF(501KB) ( 860 )  
    采用橡胶籽壳炭为原料,以水蒸气为活化剂制备吸附性能优良且得率高的活性炭.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及水蒸气用量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活化工艺条件为:橡胶籽壳炭量 1.0 kg, 活化温度 880℃,活化时间 40 min,水蒸气用量 8 kg/h.制得的优质橡胶籽壳活性炭的亚甲基蓝脱色力 240 mg/g,碘值 1113 mg/g, 强度 94.2%,得率 40.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烟杆炭化过程中结构变化的研究
    张利波;涂建华;彭金辉;张世敏;普靖中;马祥元
    2006 (2):  44-48. 
    摘要 ( 617 )   PDF(1081KB) ( 1027 )  
    为了研究烟杆炭化过程和产物炭的结构特征,采用热重分析(TGA)考察了烟杆的热解行为,并用X射线衍射对产物烟杆炭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还讨论了炭化温度(773~1773 K)对烟杆炭结构的影响,提出了烟杆炭化过程的结构模型,探讨了烟杆的炭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烟杆在N2气氛中的热分解开始于 433 K 左右,在470~660 K 范围内热解最为剧烈,且在 943 K 时热解反应基本结束,烟杆在 1273 K 下热分解后的残炭率为 27.15%;烟杆炭的XRD谱图中只存在(002)、(100)和(110)3个弥散的衍射峰,是一种典型的难石墨化炭材料,并且炭化温度越高,烟杆炭中的石墨状微晶其平均层间距d002越小,随炭化温度的变化,微晶层面沿c轴方向的堆积厚底(Lc)和沿a轴方向的微晶直径(La)分别在0.66~1.24 nm 和2.64~4.26 nm 之间变化,表明烟杆炭中的石墨状微晶c轴方向平均可堆积2~4层六角碳网层面,而a轴方向约含有10~18个芳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椰壳炭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研究
    苏伟;周理;周亚平
    2006 (2):  49-52. 
    摘要 ( 798 )   PDF(784KB) ( 967 )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吸附材料.本研究以椰壳炭为原料,采用水蒸气和CO2共同活化来制备活性炭.研究表明,粒径为0.28~0.90 mm的椰壳炭以水蒸气和CO2活化10~17 h 可以制备出比表面积超过 2700 m2/g 的活性炭.活性炭对CO2和CH4有着很强的吸附能力,在 25℃时最高吸附量分别达到20.4和 9.6 mmol/g.采用一种基于局部密度函数理论的方法计算出活性炭的孔隙主要集中在 2 nm 以下,利用孔径分布结果计算出的吸附量与实验测量值吻合很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梅黄酮类化合物的微乳薄层色谱分离鉴定
    韩明;曾庆孝;肖更生;陈卫东;徐玉娟
    2006 (2):  53-56,6. 
    摘要 ( 558 )   PDF(495KB) ( 811 )  
    研究了青梅黄酮类化合物的新微乳薄层色谱分离鉴定方法.以调酸后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为展开剂,利用聚酰胺薄膜层析色谱法能使青梅黄酮类化合物完全分离.从青梅果皮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斑点,果肉中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斑点,但二者的斑点显著不同.与用正丁醇-乙酸-水(4:1:5)为展开剂的常规层析方法相比,微乳薄膜层析法检测灵敏度更高,分离效果更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蔗渣多元醇制备聚氨酯硬泡的研究
    庞浩;;柳雨生;;廖兵;赵树录;胡美龙
    2006 (2):  57-60. 
    摘要 ( 732 )   PDF(699KB) ( 822 )  
    通过对甘蔗渣进行热化学液化,制得了以甘蔗渣多元醇为原料的硬质聚氨酯泡沫,主要讨论了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和异氰酸酯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B的用量为 2.53% 时,泡沫体的密度最小,但对泡沫的压缩模量的影响并不大;随着催化剂D用量的增加,泡沫密度和力学性能同时降低;表面活性剂AK-8805用量为 2.06% 时,泡沫的密度最小,其力学性能也比较好;以水为发泡剂,当水用量增加时,泡沫密度减小但力学性能没有随密度的减小而相应降低,而先有所增加,最后维持在一个平台上;异氰酸酯用量少了,反应程度不够,性能必然会降低,但用量加多了,同样会影响性能.研究表明,PM-200用量在 220%~240% 泡沫压缩性能最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苦楝皮中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杜爱玲;孙公平;王威强;牟大建;刘宝;
    2006 (2):  61-64. 
    摘要 ( 650 )   PDF(833KB) ( 644 )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CDE)技术萃取苦楝皮中的有效成分,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超临界萃取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极性提携剂对萃取结果的影响.以Lieberman反应、Salkwoski反应、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作为苦楝素存在的验证方法,以失重率对总萃取率进行定量表征,510 nm 处的吸光度表征萃取物中苦楝素的相对含量,获得了与试验结果一致的模拟方程.在本研究范围内,用SCDE苦楝皮的有效成分时,萃取率可达 4.24%,萃取压力为 28 MPa.当目的萃取物为苦楝素时,应在 35℃下萃取 5 h;为获得高的总萃取率,则应高温长时间萃取.不应加入极性强的提携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竹子深度脱木质素蒸煮与常规硫酸盐法蒸煮的比较
    曹石林;詹怀宇;陈礼辉;黄友河
    2006 (2):  65-68. 
    摘要 ( 739 )   PDF(779KB) ( 616 )  
    为了提高竹浆性能和减少环境污染,对福建丛生小径竹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延伸改良连续蒸煮(EMCC)和常规硫酸盐法蒸煮(CKC)的研究.结果表明,EMCC蒸煮通过分段加入蒸煮药液和在逆流段进行药液置换,比CKC具有更高的脱木质素选择性.在蒸煮相同卡伯值的竹浆时,EMCC浆比常规硫酸盐浆(CK浆)具有更高细浆得率、较低粗渣率、更高粘度和更好强度性能.在相同的打浆度下,EMCC浆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和撕裂指数都比常规硫酸盐浆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芦苇化学成分及其化学机械浆性能研究
    唐艳军;刘秉钺;李友明;杨汝男;邢效功
    2006 (2):  69-73. 
    摘要 ( 810 )   PDF(784KB) ( 731 )  
    对芦苇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和磺化化学机械浆(SCMP)的制浆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芦苇的化学成分,发现其综纤维素含量高,1% NaOH抽出物和戊聚糖含量低.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芦苇APMP和SCMP的适宜预处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经过两段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然后磨浆,可制得白度达 57.8%(ISO,以下同)、裂断长 2.82 km、撕裂指数 3.7 mN·m2/g的芦苇APMP. 经过磺化处理,然后磨浆,可制得白度 40.6%、裂断长 3.48 km、撕裂指数达 4.2 mN·m2/g 的芦苇SCMP.芦苇SCMP经H2O2单段漂白,H2O2用量为 2.0%(质量分数,以下同)时,成浆白度达 51.3%,裂断长为 3.81 km,撕裂指数 4.6 mN·m2/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化培养条件对提高香菇漆酶产量的研究
    张玉;洪枫
    2006 (2):  74-78. 
    摘要 ( 621 )   PDF(1037KB) ( 848 )  
    对香菇发酵产漆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部分漆酶性质.结果发现静置培养优于振荡培养;pH值≥5.6时香菇菌体基本无法生长,香菇最适生长及产酶pH值为3.5;20℃低温有利于香菇漆酶生长,但最适产酶温度是 25℃;Cu2+浓度为0.2~1.0 mmol/L 时有利于香菇漆酶的合成,其中 0.4 mmol/L 是香菇产漆酶的最佳铜离子浓度,当铜离子终浓度超过 5 mmol/L 时,严重抑制香菇菌丝的生长;除了2,5-二甲基苯胺之外,阿魏酸、愈创木酚、没食子酸、黎芦醇等诱导剂促进香菇合成漆酶的作用不明显,反而会抑制菌丝生长;Tween-80的加入不利于漆酶合成.香菇漆酶在 60℃条件下保温 1 h 后仍残余了 2% 的活力;以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为底物的最佳反应温度是 65℃,最适反应pH值为2.2(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株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燕红;杨谦;王希国
    2006 (2):  83-86. 
    摘要 ( 560 )   PDF(695KB) ( 809 )  
    通过对筛选得到的两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X18和X10-1-2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出以下结论:麸皮作为天然纤维素可较大幅度地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X18的最佳麸皮质量分数为 2.5%,X10-1-2的最佳麸皮质量分数为 3%.两株菌的最佳氮源均为豆饼,X18的最佳豆饼质量分数为 4%,而X10-1-2的最佳豆饼质量分数为 1%.产酶的最佳温度均为 30℃.X10-1-2的最佳产酶pH值为5,而X18的Cx酶在pH值6~8范围内产酶最高,本实验采用pH值8.最佳产酶时间X18为 20 h,而X10-1-2为 60 h.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疏水缔合阳离子淀粉的合成研究
    刘祥义;徐晓军;杨宇明
    2006 (2):  87-92. 
    摘要 ( 460 )   PDF(625KB) ( 527 )  
    本研究以环己烷为连续相,Span 80/Tween 80为分散剂,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技术,合成疏水缔合阳离子淀粉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对接枝性能的影响及溶解性能.并用IR、X衍射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可使聚合反应低温快速进行,在m(St):m(AM):m(DMDACC):m(OA)为 4:7.4:1.5:0.6 时,引发剂用量 3.1 mmol/L, 30℃反应 3 h,单体转化率 92.6%,接枝率 53.8%,粘均相对分子质量 (MV)3.26×106.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核桃楸总黄酮及胡桃醌含量测定
    孙墨珑;宋湛谦;方桂珍
    2006 (2):  93-95. 
    摘要 ( 918 )   PDF(599KB) ( 961 )  
    研究采取常规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浸提核桃楸样品(核桃楸的树叶、树皮和外果皮).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核桃楸样品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核桃楸样品胡桃醌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和胡桃醌含量分别为超声波提取法>常规提取法>索氏提取法.3种提取法浸提核桃楸样品,总黄酮含量均有树叶>树皮>外果皮的趋势;胡桃醌含量均有外果皮>树叶>树皮的趋势.超声波法提取核桃楸样品总黄酮含量分别为:树叶 5.00%,树皮 4.17%,外果皮 3.05%;胡桃醌含量分别为:树叶 0.00209%,树皮 0.00131%,外果皮 0.00229%.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棉秆与麦草蒸煮反应的动力学比较
    王键;詹怀宇;陈嘉川
    2006 (2):  96-98. 
    摘要 ( 631 )   PDF(622KB) ( 572 )  
    比较了棉秆和麦草蒸煮反应的脱木质素速率常数,提出一种研究蒸煮反应动力学的实验和计算新方法.通过对不同恒温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采用与实际蒸煮反应相同的液比,用较短时间周期的有效碱浓度变化值和木质素含量变化值计算得出了两种原料烧碱-蒽醌法蒸煮反应的活化能.棉秆烧碱-蒽醌法蒸煮反应的活化能和麦草烧碱-蒽醌法蒸煮反应的活化能在整个脱木质素阶段基本是不变的.麦草烧碱-蒽醌蒸煮反应的活化能为 51.0 kJ/mol.棉秆烧碱-蒽醌法蒸煮反应的活化能是 138.1 kJ/mol,高于麦草蒸煮反应活化能,说明麦草蒸煮脱木质素反应比棉秆更容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评论
    木质生物资源的水解
    罗鹏;刘忠
    2006 (2):  99-104. 
    摘要 ( 672 )   PDF(957KB) ( 752 )  
    水解是利用木质生物资源以生物转化法制取乙醇的重要步骤,水解技术主要包括稀酸水解、浓酸水解和酶水解.酶水解的特点是具有选择性,降解产物少,葡萄糖得率高,能耗较低,不要求反应器具有高耐腐蚀性,被视为最有潜力降低乙醇生产成本的突破口.目前,利用木质生物资源制取乙醇还没有进入工业化生产.其原因在于成本高于利用淀粉和糖料,原料的预处理成本高、纤维素酶的生产成本高、酶活力低、纤维素的酶水解效率低、酶用量大、对半纤维素的有效利用不够.因此,需要研发有效的预处理工艺,提高纤维素底物的生物酶可及度;筛选高效纤维素酶、优化酶水解工艺,提高纤维素的水解率;利用基因重组的发酵性微生物,把戊糖发酵成乙醇,提高乙醇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锰过氧化物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刘梦茹;付时雨;詹怀宇;林鹿
    2006 (2):  112-116. 
    摘要 ( 689 )   PDF(891KB) ( 648 )  
    介绍了锰过氧化物酶(MnP)及其产生菌的研究概况,综述了近年国内外关于MnP在纸浆的生物漂白、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染料的脱色、褐煤的生物降解、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催化聚合反应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解单宁的微生物降解
    李明姝;姚开;贾冬英;何强
    2006 (2):  105-111. 
    摘要 ( 807 )   PDF(406KB) ( 688 )  
    单宁为高等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相对分子质量为300到3000的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分为水解单宁和缩合单宁两大类.根据水解单宁结构特性的差异,又将其分为棓单宁和鞣花单宁.自然界中的某些微生物具有忍耐单宁的特性,甚至可以将单宁降解成具有一定生理或药理活性的小分子单宁或其衍生物.由于缩合单宁的分子结构复杂,对其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远不及水解单宁深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细菌和真菌降解棓单宁和鞣花单宁的研究情况,阐述了其降解机理,提出了微生物降解单宁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为单宁生物降解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糖类物料的喷雾干燥
    韩磊;唐金鑫;吴亚飞;王宗濂
    2006 (2):  117-121. 
    摘要 ( 840 )   PDF(894KB) ( 1191 )  
    从玻璃态转变温度着手,分析了在喷雾干燥中含有不同品种糖类物料粘壁的原因,提出了改性或在设计干燥流程时的6种应对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木材工业用脲醛树脂的研究进展
    金立维;陈日清;王春鹏;刘奕;赵临五
    2006 (2):  122-126. 
    摘要 ( 603 )   PDF(895KB) ( 786 )  
    对脲醛树脂的理论研究及其在木材工业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和评述.在将核磁共振应用于脲醛树脂的结构研究之后,区分了结构上的细微差别.讨论了脲醛树脂的合成过程,特别是酸性缩聚阶段的工艺条件对树脂甲醛释放量的影响.列举了脲醛树脂常用的各种改性物质及它们对脲醛树脂各种性能的改性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简报
    木聚糖酶处理对麦草化学组成及其纸浆纤维长度的影响
    李雪芝;赵建;曲音波
    2006 (2):  127-130. 
    摘要 ( 695 )   PDF(725KB) ( 581 )  
    研究了木聚糖酶预处理对麦草的化学组成及其化学浆纤维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聚糖酶酶处理后原料的热水抽出物和 1% NaOH抽出物含量增加,乙醇-苯酚(苯-醇)抽出物含量有所降低,酶处理对原料中酸不溶木质素含量影响很小,但聚戊糖含量降低.延长酶处理时间,对酶处理最终结果影响不大.酶处理后的稀碱抽提可以有效地降低原料中的木质素和聚戊糖含量.与对照样品相比,酶处理后麦草化学浆的纤维长度有所增加.上述结果从理论上解释了酶法制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冬凌草中熊果酸的研究
    袁珂;孙伟;张晓明
    2006 (2):  131-134. 
    摘要 ( 601 )   PDF(759KB) ( 688 )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SCDE)冬凌草中熊果酸的工艺方法.确定了 1 kg 冬凌草SCDE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 20 MPa、粒度40目、温度 40℃、CO2流量 20 L/h、萃取时间 3 h、夹带剂 95% 酒精用量为物料干质量的 30%,产品得率 4.17%.同时采用HPLC测定了该工艺所得萃取物中熊果酸的含量为 6.24%.结果表明,与传统法相比,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溶剂用量少,提取时间短,有效成分提取率高,测定时无杂质干扰等优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β-蒎烯合成诺蒎酸的反应条件研究
    金建忠;沈敏敏;哈成勇
    2006 (2):  135-136. 
    摘要 ( 582 )   PDF(401KB) ( 794 )  
    研究以松节油中的β-蒎烯为原料,通过KMnO4氧化合成诺蒎酸,并对氧化反应步骤中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制备诺蒎酸的最佳条件为:β-蒎烯、KMnO4、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1:2.5:1,水为溶剂,温度25~30℃,反应时间4~5 h,得率达到 3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