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产化学与工业》,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5-09-3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低聚木糖生产废渣纤维素酶诱导和水解特性的研究
    勇强;范一民;徐勇;余世袁
    2005 (3):  1-4. 
    摘要 ( 700 )   PDF(537KB) ( 777 )  
    研究了生产低聚木糖(XOS)所得的废渣对里氏木霉纤维素酶合成的诱导作用和纤维素酶水解特性。废渣对里氏木霉合成纤维素酶的诱导作用较差,而纤维素酶水解性能优异。里氏木霉以含纤维素15g/L的废渣为碳源合成纤维素酶,滤纸酶活为0.48FPIU/mL,酶产率为6.67FPIU/(L·h),酶得率为每克纤维素32.00FPIU,而在相同条件下以玉米芯为碳源时滤纸酶活为3.20FPIU/mL、酶产率19.00FPIU/(L·h)和酶得率每克纤维素213.33FPIU。质量浓度为20g/L的废渣在酶用量为每克纤维素10FPIU条件下水解24h,水解得率达92.8%;底物废渣质量浓度为100g/L时,48h纤维素酶水解得率达到80.6%。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丁烷吸附用颗粒活性炭的制备研究
    蒋剑春;王志高;邓先伦;常侠;张燕萍
    2005 (3):  5-8. 
    摘要 ( 702 )   PDF(554KB) ( 1571 )  
    以木屑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了丁烷吸附用颗粒活性炭,其性能优于进口丁烷颗粒炭,丁烷工作容量达到了12.0g/100mL,强度达到96.95%。就制备过程中的磷酸浓度、磷木比、干燥硬化工艺等因素对丁烷颗粒炭的性能和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增加成型时和成型后的特殊处理工艺,使得丁烷颗粒炭的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最后,探讨了丁烷吸附的机理和丁烷颗粒炭必须具备的条件,孔径在1.8~5nm之间高孔容积的活性炭,其丁烷工作容量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银杏叶聚戊烯醇对小鼠免疫功能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王成章;沈兆邦;刘妤婵;高凌
    2005 (3):  9-12. 
    摘要 ( 625 )   PDF(903KB) ( 766 )  
    用不同剂量银杏叶聚戊烯醇(GP)给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灌胃,用碳粒廓清法分析正常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180荷瘤小鼠的凋亡细胞比率(APO)、S期细胞比率(SPF)和增殖指数(PI)的变化,分析T细胞亚群CD4/CD8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0和20mg/kg的GP能提高正常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碳粒的清除作用高于环磷酰胺(CTX);高剂量组(40mg/kg)GP与对照组比较,能增加肝癌(Heps)荷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艾氏腹水癌(EC)荷瘤小鼠脾指数。5mg/kgGP对S180荷瘤小鼠细胞的APO为6.35,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其它给药组,使S180荷瘤小鼠CD4/CD8比值接近正常小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季青中一个新的酚性化合物
    廖立平;毕志明;李萍;张体灯
    2005 (3):  13-15. 
    摘要 ( 617 )   PDF(696KB) ( 639 )  
    对冬青科植物冬青干燥叶(四季青)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取干药材10kg,加8倍量体积分数80%乙醇回流煎煮3次,每次4h,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浸膏混悬于适量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溶剂。采用不同层析技术进行分离,从正丁醇部位分得1个酚性化合物,经理化及光谱方法鉴定为:3,4-二羟基-7-(3′-O-β-D-吡喃葡萄糖基-4′-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醇(俗称四季青酚苷),一种新化合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质热解半焦炭的反应性研究
    卢春兰;徐绍平;邓晓龙;刘淑琴;刘长厚
    2005 (3):  16-20. 
    摘要 ( 645 )   PDF(775KB) ( 1202 )  
    建立了一种新的快速等温测定半焦炭-CO2反应性实验方法。在800℃下分别测定由落下床得到的生物质快速热解半焦炭和由钢甑得到的生物质慢速热解半焦炭与CO2气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以此作为半焦炭反应性的评价指标。作为对比研究,同时测定了木炭、石油焦和冶金焦的反应性,并考察了半焦炭比表面积和反应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等温测定半焦炭-CO2气化反应性实验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能准确反映半焦炭反应性变化的趋势。生物质热解半焦炭具有良好的反应性,是优质的气化和燃烧原料。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生物质半焦炭的反应性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呈增大趋势。生物质半焦炭的比表面积也随着热解温度增大而呈增加趋势,但增幅不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辣蓼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
    张国英;曾韬
    2005 (3):  21-24. 
    摘要 ( 736 )   PDF(896KB) ( 873 )  
    采用聚酰胺柱层析的方法,从江西宁都辣蓼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金丝桃苷、芦丁、斛皮素、异鼠李素、山萘酚,其中异鼠李素为首次从辣蓼中分离得到。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辣蓼叶中的挥发油,并用GC-MS联用方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鉴定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0.66%。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冬凌草提取物脱色除杂方法的研究
    袁珂;杨中汉
    2005 (3):  25-28. 
    摘要 ( 556 )   PDF(582KB) ( 693 )  
    在进行冬凌草规模化提取研究中,提取冬凌草甲素的同时还会夹杂大量色素及油脂类杂质,严重干扰冬凌草甲素的分离纯化。作者对脱色除杂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石油醚萃取、醇提水沉、活性炭回流、活性炭超声波5种方法进行研究与比较,确定出最佳脱色除杂方法为活性炭超声波。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活性炭超声波的最佳工艺为:用占药材干重5%活性炭超声波提取2次,每次20min。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竹醋液馏分抑菌性能研究
    邹小明;钱俊青;卢时勇
    2005 (3):  33-37. 
    摘要 ( 616 )   PDF(825KB) ( 760 )  
    为了探索竹醋液不同组分的抑菌性能,在不同条件下蒸馏分离竹醋液得到各种馏分。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黑曲霉为对象开展竹醋液馏分的抑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条件下蒸馏分离的馏分其抑菌性能不及竹醋液原液,仅有一种馏分的抑菌效果较突出。优化该馏分的制备工艺,在蒸馏温度70℃、真空度0.1MPa下,调节竹醋液pH值为6.0,预蒸出原液体积25%、再将剩余液pH值调至竹醋液原值,蒸馏得到50%原液体积的馏分,此馏分抑菌效果最佳,其各项抑菌指标均优于竹醋液原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研究
    李会军;李萍
    2005 (3):  29-32. 
    摘要 ( 704 )   PDF(892KB) ( 841 )  
    采用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ODS)柱层析,从忍冬花蕾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对照及波谱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环烯醚萜苷类:马钱子素(1),獐牙菜苷(2),7-epi-vogeloside(3),7-epi-loganin(4),secoxyloganin(5);有机酸类:咖啡酸(6),对-羟基苯甲酸(7);植物甾醇类:β-谷甾醇(8),胡萝卜苷(9)。化合物4、5、6、7为首次从忍冬花蕾中分离得到。经初步药理实验,发现化合物1、4、5具有保肝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iO2-活性炭复合材料吸附及光催化净化甲醛的研究
    黄彪;陈学榕;江茂生;唐兴平;廖益强;杨庆贤
    2005 (3):  38-42. 
    摘要 ( 679 )   PDF(915KB) ( 950 )  
    超临界乙醇条件下制备的TiO2-活性炭(Sc-TiO2-AC)复合材料,表征了所制备样品的结构,且对样品的吸附及光催化净化甲醛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在超临界乙醇条件下可快速有效地制备出具很好的光催化与吸附协同效应的Sc-TiO2-AC复合材料。而且协同效应优于活性炭与Sc-TiO2样品的简单混合样品。研究表明产生这一协同效应时,光催化甲醛降解速率加快,同时光催化作用促使被活性炭吸附的污染物向TiO2表面迁移,使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得以恢复,实现原位再生。实验表明,在300℃制备的Sc-TiO2-AC复合材料的甲醛去除率最高。300、350和400℃时的甲醛去除率在实验进行240min后分别达到100%、96%和9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丙烯海松酸-C-36二聚脂肪酸混合物合成环氧树脂研究
    夏建陵;李恒;聂小安;王定选
    2005 (3):  43-46. 
    摘要 ( 642 )   PDF(812KB) ( 724 )  
    通过丙烯海松酸(APA)和二聚脂肪酸(DA)按一定比例混合,与环氧氯丙烷(ECH)进行酯化反应、闭环反应,合成了APA与DA复合环氧树脂。重点研究了酯化阶段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影响因素;闭环阶段反应温度、碱的形态及ECH用量对闭环反应的影响。在适宜的合成条件和配比下,每100g环氧树脂环氧值为0.26eq,粘度(40℃)为530mPa·s,酸值为0.3mg/g。对原料与产物环氧树脂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蔗渣液化中铁系催化剂作用的研究
    郭贵全;魏文;王红娟;谌凡更
    2005 (3):  47-50. 
    摘要 ( 566 )   PDF(648KB) ( 709 )  
    研究了蔗渣在无催化剂和铁系催化剂作用下的液化反应。催化液化所得氢气的产量明显高于无催化液化,且催化液化残渣率有所降低,说明催化剂影响蔗渣的热裂解。在400℃下,催化液化的产油率高于无催化液化的产油率,且前者液态产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w)低于后者液态产物的Mw;而在500℃下,催化液化的产油率没有得到明显提高,但液态产物的Mw都明显增大。实验表明,不同温度下,催化剂对液态产物的Mw及气态产物的产率影响不同。铁系催化剂促进了氢从四氢化萘向蔗渣热解自由基碎片的转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体饲喂对细胞培养生产紫杉烷的促进作用
    周忠强;梅兴国
    2005 (3):  51-54. 
    摘要 ( 608 )   PDF(584KB) ( 644 )  
    研究了前体化合物对中国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烷的影响。0.5mmol/L丙酮酸钠使紫杉醇和1β-羟基巴卡亭Ⅰ的产率分别增加236%和225.8%。2mmol/L3-甲基-2-丁烯-1-醇和0.4mmol/L苯甲酸钠使2α,5α,10β,14β-四乙酰氧基-紫杉-4(20),11-二烯产率分别提高218.6%和245.2%。1mmol/L乙酸钠和0.5mmol/L丙酮酸钠使14β-2-甲基丁酰氧基-2α,5α,10β-三乙酰氧基-紫杉-4(20),11-二烯的产率分别提高193%和210.4%。结果表明添加适当浓度的前体有利于紫杉烷的合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临界CO2萃取柿叶精油的工艺研究
    岳红;张颖;赵晓莉;李晓银
    2005 (3):  55-58. 
    摘要 ( 621 )   PDF(516KB) ( 606 )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柿叶精油的影响因素,并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对萃取得率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最佳工艺条件为,100g柿叶在萃取压力18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20kg/h、萃取时间2.5h,得率为3.1%。用超临界CO2萃取柿叶精油比水蒸气法蒸馏的柿叶精油得率提高了55%,萃取物纯度高,有浓郁的柿果香味,色淡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麦草氧碱法纸浆压力/温度过氧化氢漂白
    曹云峰;杨益琴;李忠正
    2005 (3):  59-62. 
    摘要 ( 646 )   PDF(563KB) ( 917 )  
    麦草氧碱法纸浆经压力/温度H2O2(Ppt)漂白时,纸浆的卡伯值随H2O2用量和氧压的提高而下降,卡伯值从17.3下降至2.38,下降幅度达86.2%,表明Ppt漂白时,脱木质素效果明显。若采用氧脱木质素-鳌合处理-压力温度H2O2漂白(OQPpt)和氧脱木质素-酸处理-压力温度H2O2(OAPpt)漂程,当H2O2用量为原料质量的3%~4%时,均可将麦草氧碱纸浆漂至白度80%(SBD,以下同)左右,而采用OAPpt漂白比OQPpt漂白的纸浆的白度高2.0%左右,且聚合度达到1038左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喜树种子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王洋;阎秀峰;张玉红;于涛;马梅芳;魏焕勇
    2005 (3):  63-66. 
    摘要 ( 541 )   PDF(519KB) ( 641 )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种子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采用日本KYAHIQ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速为1mL/min,梯度洗脱程序为:在前15min流动相乙腈-水的体积比由10%线性增加至40%,在随后的3min乙腈-水的体积比线性降至10%并保持恒定3min,在21min时停止该程序。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喜树碱定量分析波长254nm,10-羟基喜树碱定量分析波长266nm,进样量10μL。样品制备以60%的乙醇作溶剂,在60℃下超声波提取喜树种子50min。利用以上方法分别测定了喜树种子胚乳、胚轴、子叶和种皮中的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含量,喜树碱的含量是胚乳>胚轴,子叶>种皮,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是胚乳>种皮>胚轴>子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葵花籽壳制取活性炭的工艺研究
    高慧;周学辉
    2005 (3):  67-70. 
    摘要 ( 699 )   PDF(877KB) ( 662 )  
    以葵花籽壳为原料,比较了水蒸气物理法、磷酸转炉法和磷酸微波法制取的活性炭,以磷酸微波法制取的活性炭各项性能较优。在微波功率为700W的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磷酸微波法制取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因素如:活化剂浓度、处理时间及催化剂用量进行系统研究,得到磷酸微波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30°Be′、活化时间25min、催化剂1用量4%、催化剂2用量2%;碘吸附值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35°Be′、活化时间25min、催化剂1用量4%、催化剂2用量2%;焦糖脱色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30°Be′、活化时间35min、催化剂1用量2%、催化剂2用量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纯化方法对魔芋葡甘聚糖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刘廷国;王洋;夏俊;李斌
    2005 (3):  71-75. 
    摘要 ( 699 )   PDF(846KB) ( 1080 )  
    采用乙醇、Pb(Ac)2、H2O23种方法纯化了魔芋葡甘聚糖(KGM)。含量分析表明,乙醇和Pb(Ac)2法显著优于H2O2法,可得到高纯度的样品。采用温和条件及低极性溶剂有利于保持KGM本身的分子结构以及水溶性、凝胶性等性能;而Pb(Ac)2法由于部分脱去了KGM的乙酰基,导致结晶度变大,玻璃化温度升高,最终失去水溶性和凝胶性;H2O2法则由于对KGM造成了氧化降解,也改变了分子链的大小以及部分基团,从而导致粘度降低以及溶涨速度较快。研究表明,提纯方法对多糖样品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密切,选择最佳的提纯方法是真实评价多糖的性能和生物活性的先决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纤维素酶在玉米芯上的吸附及其水解作用
    詹小明;夏黎明
    2005 (3):  76-80. 
    摘要 ( 681 )   PDF(780KB) ( 829 )  
    对纤维素酶在玉米芯纤维底物上的吸附特征及其水解作用进行了研究。纤维素酶组分中的外切型β-葡聚糖酶(C1酶)、内切型β-葡聚糖酶(CMC酶)和纤维二糖酶(CB酶)在同一纤维素底物上具有不同的吸附性质,底物的粒度、预处理条件、pH值、温度等因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具有不同的影响。在特定的酶解条件下(底物质量分数10%,pH值4.8,50℃),C1酶、CMC酶组分主要吸附在玉米芯纤维底物上,而CB酶组分则大部分游离在液相中。利用纤维素酶的吸附特性,在玉米芯酶解工艺中实现了纤维素酶的回收复用。当玉米芯纤维底物质量分数为10%,纤维素酶初始用量为每克底物15FPIU,酶解48h后滤去水解液,保留纤维素残渣并加入新鲜底物,同时补加纤维二糖酶(每克底物4IU)和少量纤维素酶(每克底物7.5FPIU),继续酶解48h,如此重复进行。连续重复7批的试验结果表明:这一酶解工艺简便易行,纤维素酶的用量可节约50%,同时纤维素的酶解得率平均可达80%以上。这一研究结果在可再生纤维素资源酶法糖化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临界CO2从箬竹叶中提取叶绿素的研究
    罗金岳;陈芳;朱春雷;安鑫南
    2005 (3):  81-84. 
    摘要 ( 572 )   PDF(593KB) ( 665 )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SCDE)技术,研究了从箬竹叶中提取叶绿素的工艺。对影响SCDE叶绿素的各种因素,包括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次数及夹带剂选择等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研究,得到较适宜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5MPa、夹带剂用95%(体积分数)乙醇(其用量为每克原料8mL)、萃取次数4次。在上述较适宜的萃取工艺条件下,得到总叶绿素得率0.45%。本试验为研究从箬竹叶中萃取分离叶绿素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交试验法优选沙棘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
    祖元刚;赵春建;付玉杰;李春英;杨磊;王延兵
    2005 (3):  85-88. 
    摘要 ( 656 )   PDF(723KB) ( 880 )  
    以沙棘叶为原料,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沙棘总黄酮(TFH)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考察了超声波作用时间、超声波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沙棘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立了沙棘总黄酮的优化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85%乙醇,液料比25:1(mL:g,下同),超声波温度46℃,超声波作用时间25min,提取1次。将该法与索氏提取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沙棘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72%,与索氏提取的提取率相当,但超声波提取所用提取时间短,提取溶剂用量少,因此超声波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对超声波提取进行了数学模拟,模拟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竹叶叶绿素铁钠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王立娟;钱学仁
    2005 (3):  89-92. 
    摘要 ( 639 )   PDF(665KB) ( 868 )  
    利用竹材加工的废弃物制取纯天然水溶性绿色素——叶绿素铁钠,并对制备该色素的两个主要工序——皂化、铁代的最优条件及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用5%NaOH溶液,在70℃加热60min为叶绿素皂化的最佳条件,然后将皂化溶液的pH值调为3.0,水浴温度为60℃,铁代处理60min时铁代反应最完全。所制得的叶绿素铁钠在pH值为3.0~6.0稳定性较好,对室内光、热、还原剂均有较好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以竹叶为原料制取的叶绿素铁钠确为一种优良的天然食用绿色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柠檬酸用颗粒活性炭化学法再生的研究
    孙康;蒋剑春;邓先伦;戴伟娣;刘汉超
    2005 (3):  93-96. 
    摘要 ( 648 )   PDF(502KB) ( 989 )  
    论述了具有焦糖脱色能力的颗粒活性炭(GAC)在柠檬酸溶液脱色精制应用中的再生处理方法。对传统应用的NaOH再生方法进行了不同工艺方法和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NaOH的再生过程中添加少量的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能提高再生GAC的吸附能力10%以上。氧化剂的加入量为GAC用量的3%,表面活性剂为0.1%。本研究为柠檬酸行业的液体精制脱色提供了一条经济的GAC再生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波辅助提取虎杖大黄素的研究
    程存归;李丹婷;陈秉初
    2005 (3):  97-99. 
    摘要 ( 648 )   PDF(502KB) ( 686 )  
    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虎杖中的大黄素,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微波输出功率、虎杖粒径、浸提时间等3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以优选出的微波浸提方案为实验组,以常规水提法及乙醇回流法为对照组,进行平行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明显优于常规水提法及乙醇回流提取法。采用微波辅助技术,输出功率480W,对200目100g虎杖粉用70%乙醇,累计浸提20min,大黄素得率为1.6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型异莰烷基甲醇及其衍生物的NMR研究
    丁秋平;彭以元;肖转泉
    2005 (3):  100-102. 
    摘要 ( 500 )   PDF(487KB) ( 569 )  
    利用1H NMR、13C NMR、DEPT等一维和1H-1H COSY、HSQC、HMBC及1H-1HNOESY等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确定了6种内型异莰烷基甲醇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并对其1H NMR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初步探讨了取代基对化学位移的影响。此6种化合物的核磁数据可作为该类化合物的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胺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田中建;邱化玉;张学金;吉兴香
    2005 (3):  103-106. 
    摘要 ( 602 )   PDF(612KB) ( 540 )  
    利用二甲胺和异丙胺在合适的条件下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得到了两类不同的阳离子型酚醛树脂(CPFR)。将其与聚氧化乙烯(PEO)组成双元助留体系,应用于脱墨废纸浆抄纸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能显著提高细小组分的一次留着率,使其达到90%以上。而影响PEO-CPFR体系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助留剂的用量、PEO与CPFR的比值、纸料体系的pH值、剪切力等。该体系的最佳应用条件为PEO用量0.02%~0.04%,PEO与CPFR的比为1:6~1:12,pH值4~9,能耐受剪切力为400~1000r/min转速转子的剪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晶纤维素的定向硫酸酯化修饰及其结构表征
    王兆梅;李琳;胡松青;肖蕾
    2005 (3):  107-110. 
    摘要 ( 607 )   PDF(578KB) ( 828 )  
    为了构建具有不同取代模式的纤维素硫酸酯化学库,用以研究其构效关系,提出用定向硫酸酯化修饰微晶纤维素(MCC)的方法控制硫酸酯基在纤维素硫酸酯上的位置与分布。通过对MCC选择性酰氯酯化,向C-6引入大体积保护基团(CH3)3COC—,C-6被保护的中间产物经过硫酸酯化和脱保护基团反应,得到两种纤维素硫酸酯Na-MCS1和Na-MCS12,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13C NMR鉴定了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的结构,定量13C NMR揭示了Na-MCS11和Na-MCS12的硫酸酯基取代模式分别为C-6、C-2位同时取代和C-2位取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壳聚糖单凝聚法制备超细胶囊研究
    刘文波;宋湛谦;于钢
    2005 (3):  115-119. 
    摘要 ( 638 )   PDF(1103KB) ( 868 )  
    阐述单凝聚法制备胶囊机理、一般工艺过程,并采用天然高分子物质壳聚糖为壁材,维生素E(VE)为芯材,通过单凝聚法制备胶囊,最佳条件为芯壁比1:1,乳化时间30min,乳化搅拌速度7500~9000r/min,乳化剂MMAS用量6.0%,固化剂用量为壁材的2倍,低温固化60min。胶囊为球体,体系分相明显,其粒度0.10~3.00μm,且粒度比较均匀、分布范围窄,具有较好的耐热强度、稳定性和分散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酶法提取松针精油的实验室研究
    刘晓庚;鞠兴荣;茆旭东;张珍
    2005 (3):  111-114. 
    摘要 ( 800 )   PDF(723KB) ( 923 )  
    比较了水蒸气蒸馏法(SD)、微波法(MA)、酶法(EZ)、微波辅助酶法(MAEZ)和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MAILEZ)对新鲜松针提取精油的效果,并首次报道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提取松针精油。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提取的适宜条件为:水分10%~13%、温度(50±5)℃、pH值4.0~5.5、酶与松针的质量比1:500、离子液体与松针的质量比4.0~5.5:1、酶解时间60~90min,微波辐照时间10~14min,微波功率以中低档为宜,离子液体以咪唑类为宜。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的精油得率高达0.493%~0.530%,比最低的水蒸气蒸馏法提高48%~67%,比单用酶法提高了12.3%以上;离子液体的回收率为98.5%~100%。结论是酶法、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和微波辅助酶法应用于松针精油提取是高效可行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评论
    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性及其心脑血管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陆柏益;张英;吴晓琴
    2005 (3):  120-124. 
    摘要 ( 755 )   PDF(604KB) ( 1301 )  
    介绍了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性及其心脑血管药理活性相关的研究进展。1)体内体外实验表明,竹叶黄酮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提升体内抗氧化水平的作用;2)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表明,竹叶黄酮能显著降低动物及人体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3)药理研究表明,竹叶黄酮具有抗整体动物缺氧的作用、能有效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及缩小心梗范围,降低血小板聚集程度、有效抑制凝血和血栓形成,对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竹叶黄酮具有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药物和膳食补充剂开发的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纤维素酶催化水解和氧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希国;杨谦;燕红
    2005 (3):  125-130. 
    摘要 ( 851 )   PDF(756KB) ( 1984 )  
    人类对纤维素的开发与利用还非常有限,未能完全搞清天然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机制是其一个重要原因。自从C1—Cx假说提出以来,又有较多的降解理论出现对其改进,纤维素酶水解机制不能完全解释天然纤维素的降解,大量文献证实天然纤维素降解存在氧化机制。本文主要介绍水解与氧化机制中具代表性酶协同降解模型、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协同作用假说、羟基自由基的氧化机制和纤维二糖脱氢酶途径等不同降解理论,将水解和氧化两种机制结合起来给出其降解途径,也许能够较为容易理解纤维素的降解具体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