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产化学与工业》,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0-02-28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Ru/C催化生物质基乙酰丙酸合成 γ-戊内酯的研究
    闫智培;林鹿
    2010 (1):  11-16. 
    摘要 ( 486 )   PDF(1107KB) ( 866 )  
    将高活性的负载型Ru/C催化剂应用到乙酰丙酸的加氢实验中,对影响Ru/C催化下乙酰丙酸加氢反应制备γ-戊内酯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Ru/C催化剂在使用前后的变化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反应的可能路径。得出适宜的反应条件:温度130℃、压力1.2MPa、催化剂用量为5%(质量分数)、溶剂为无水甲醇,该条件下原料乙酰丙酸转化率达92%,产物γ-戊内酯选择性达99%,与Pd/C、雷尼镍、漆原镍相比,原料转化率和产物γ-戊内酯的选择性均比较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温条件下薰衣草精气成分研究
    徐洁华;孔辉;文首文;吴大鹏
    2010 (1):  81-84. 
    摘要 ( 696 )   PDF(879KB) ( 639 )  
    研究常温条件下薰衣草精气的化学成分及含量。用抽滤瓶和大气采样器采集薰衣草精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GC含量。常温条件下共鉴定出13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对异丙基甲苯(23.17%)、柠檬烯(20.76%)和1-甲基-4-(1-甲基乙烯基)苯(17.58%)。与前人所鉴定出的薰衣草精油成分比较表明,薰衣草精气和精油的化学组成是不同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大果沙棘果渣总黄酮工艺研究
    焦岩;王振宇;
    2010 (1):  85-91. 
    摘要 ( 686 )   PDF(1260KB) ( 758 )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法对沙棘果加工废弃物沙棘果渣中的总黄酮物质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辅助法提取沙棘果渣黄酮类物质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并分析了酶用量、液固比、提取温度和pH值4因子与总黄酮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沙棘果渣黄酮类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78.9IU/g,液固比值25.9,温度59.1℃,pH值3.9。试验证明,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8.48±0.16)mg/g(n=3),与模型预测值8.57mg/g基本一致。响应面模型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能较好地预测大果沙棘果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得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评论
    紫玉米花青苷的研究进展
    敬璞;张晓光;董英
    2010 (1):  103-110. 
    摘要 ( 626 )   PDF(1418KB) ( 958 )  
    紫玉米花青苷作为天然食用色素不仅安全无毒,而且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敬璞就在美国对花青苷的多年研究积累,并结合国外其他学者的研究工作,对紫玉米花青苷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紫玉米花青苷含量和分子结构;紫玉米花青苷的生物活性、构效关系、结构修饰、加工方法对其活性的影响;紫玉米花青苷的提取及综合利用;同时,提出该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塔拉豆性状测定及研究现状概述
    张建云;包松莲;李志国;罗香;杨时宇
    2010 (1):  116-122. 
    摘要 ( 664 )   PDF(1401KB) ( 838 )  
    塔拉豆长、厚、千粒质量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塔拉豆长为0.620~1.184cm,厚为0.149~0.678cm,千粒质量146~245g,研究塔拉豆的分级指标;塔拉豆中外皮占34.0%~42.0%,平均约39.0%、胚占24.0%~34.0%,平均约31.0%,胚乳占21.0%~31.0%,平均约26.0%;结合相关文献,简述了我国塔拉豆组成、化学成分、塔拉胶的加工、特性等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波辅助提取酸枣仁皂苷A的工艺优化
    房信胜;王建华;祝丽香;周红英;刘二刚;杨苓英
    2010 (1):  92-96. 
    摘要 ( 687 )   PDF(1134KB) ( 789 )  
    为了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酸枣仁皂苷A的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提取条件对酸枣仁皂苷A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枣仁皂苷A的最佳提取工艺为:5g酸枣仁粉末用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2次,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8min,液固比16:1(mL:g),微波功率800W,此条件下酸枣仁皂苷A的得率为0.526mg/g。与其它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在获得较高提取得率的同时,能有效缩短提取时间,节约资源,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进水性聚氨酯性能的方法研究进展
    王宏晓;商士斌;王丹;徐徐;
    2010 (1):  123-126. 
    摘要 ( 623 )   PDF(723KB) ( 768 )  
    针对水性聚氨酯存在的干燥速度慢、初黏性低、耐水性差、固含量低等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作者对近年来在提高水性聚氨酯耐水性、耐热性、固含量、初黏性及干燥速度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蒸汽爆破木质纤维原料的乙醇脱毒研究
    瞿亮;徐勇;张红漫;黄和;应汉杰
    2010 (1):  22-26. 
    摘要 ( 612 )   PDF(770KB) ( 650 )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抽提的方法去除蒸汽爆破玉米秸秆中的甲酸、乙酸、糠醛及羟甲基糠醛等抑制物,比较了动态和静态两种不同的抽提方法对抑制物和糖的抽提效果,考察了温度、固液比和时间等因素对不同条件下乙醇静态抽提效果的影响。以总抑制物抽提率/总糖抽提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温度、固液比、时间3个因素在不同水平下的乙醇静态抽提效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了乙醇静态抽提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温度80℃,固液比1:10(g:mL),抽提时间60min。在最佳试验条件下,两种最重要的抑制物甲酸和乙酸的抽提率分别达到84%和9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香基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抑菌性能研究
    贾卫红;饶小平;宋湛谦;商士斌
    2010 (1):  1-4. 
    摘要 ( 761 )   PDF(468KB) ( 774 )  
    以N,N,N',N'-四甲基,N,N'-二脱氢枞基乙醇酯二溴化铵(TDDDD)和N,N,N',N'-四甲基,N,N'-二脱氢枞基二溴化铵(TDDD)两个系列的松香基季铵盐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材料,对它们的抑菌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对所测7种菌株均具有明显的的抑制作用,其中, TDDDD系列的4个化合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16mg/L。由于它们较高的表面性能和特殊的结构特征,松香基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硫酸盐蔗渣浆的纤维素酶水解及其机理研究
    吴连祯;张俊华;林鹿;庄军平;刘颖;庞春生
    2010 (1):  33-38. 
    摘要 ( 654 )   PDF(1310KB) ( 705 )  
    研究了影响纤维素酶水解亚硫酸盐蔗渣浆的一些影响因素,采用离子色谱、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水解液成分、纤维素超分子结构及纤维形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最适条件下,未漂浆和漂白浆的水解得率分别为74.89%和70.67%,漂白浆的水解得率低于未漂浆。水解产生的纤维二糖的质量浓度随反应进行逐渐降低,其中未漂浆的纤维二糖质量浓度由6h时的7.95g/L降到了72h时的2.44g/L,漂白浆的纤维二糖质量浓度由6h时的6.59g/L降到了72h时的3.11g/L。酶解使纤维素结晶度升高,但没有改变晶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香歧化用钯炭催化剂的制备
    张金龙;芮果;葛圣才;王鹏翔;张佩祥
    2010 (1):  63-66. 
    摘要 ( 701 )   PDF(665KB) ( 649 )  
    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Pd/C催化剂,并应用于马尾松松香歧化反应。研究了活性炭粒径大小、载体预处理、还原条件等因素对Pd/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 H2O2和1%强氧化物G的复合氧化剂对椰壳活性炭(粒径150~250μm)进行预处理,制得的Pd/C催化剂,可以使钯利用率达到96.4%,去氢枞酸高达68.4%。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SP)测定Pd/C中钯化合价的分布。甲醛过量1倍时,有44.4% Pd2+被还原成金属钯,且有24.9%的Pd4+生成。通过优化条件所制备的Pd/C催化剂活性明显高于其它厂家同类催化剂活性,并已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莪术挥发性成分的闪蒸-气相色谱-质谱法 测定研究
    王丽丽;陈爽;陆璐;潘再法;张俊梅;周彦
    2010 (1):  17-21. 
    摘要 ( 649 )   PDF(864KB) ( 713 )  
    采用闪蒸-气相色谱-质谱法(FE-GC-MS)对温莪术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主要影响因素如闪蒸温度、样品量和样品粒度等进行优化。结果显示,0.4mg的粉末样品,在200℃下闪蒸,经色谱分离后得到60余种成分。对FE-GC-MS、水蒸气蒸馏法(SD)-GC-MS和固相微萃取(SPME)-GC-MS这3种方法进行比较,利用质谱解析结合保留指数鉴定出的化合物数量分别为40、38和36种。由FE-GC-MS得到的莪术油主要活性成分如莪术烯、莪术醇、β-榄香烯酮、吉马酮和莪术二酮的含量与SD、SPME法所得结果相近。结果表明,闪蒸法样品用量少而得到的挥发性成分较多,且无需任何前处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纤维素酶制剂水解和吸附性能的研究
    杨静;张晓萍;勇强;余世袁
    2010 (1):  27-32. 
    摘要 ( 710 )   PDF(1074KB) ( 753 )  
    比较了商品纤维素酶和自产纤维素酶在蛋白组分及蛋白组分含量上存在的差异。商品纤维素酶水解稀酸预处理和蒸汽爆破预处理的玉米秸秆,其水解得率均低于自产纤维素酶。以蒸汽爆破的玉米秸秆为碳源制备纤维素酶,添加外源8IU/g(以纤维素计)的β-葡萄糖苷酶,水解蒸汽爆破的玉米秸秆48h,纤维素水解得率为90.08%;水解液中纤维二糖的质量浓度从17.06g/L降低到1.12g/L,相应葡萄糖质量浓度从21.09g/L提高到44.01g/L,可发酵性糖从55.28%提高到97.52%。微晶纤维素对商品酶和自产酶的吸附在30min达到平衡,且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由Langmuir常数分析得知两类酶均来自里氏木霉,且对微晶纤维素的亲和力相差不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越南甜竹纤维形态特征的研究
    高国安;李忠正
    2010 (1):  39-42. 
    摘要 ( 526 )   PDF(701KB) ( 710 )  
    对甜竹原料、甜竹浆的纤维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竹原料纤维平均长度为2.37mm、平均宽度17.91μm、长宽比值132.40;纤维平均壁厚为8.13μm、平均腔径为2.57μm、壁腔比值6.33。研究了在蒸煮过程中纤维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蒸煮过程中甜竹纤维长度不断变小,从2.37mm(原料)到1.79mm(全浆),减少24%;蒸煮过程中纤维长宽比值也不断缩小,从132.40(原料)到98.89(全浆)。与青皮竹浆、桉木浆(阔叶木)、马尾松浆(针叶木)和麦草浆(草类)的纤维形态相比,甜竹浆纤维长度大于麦草浆纤维,小于马尾松浆纤维, 与青皮竹浆和桉木浆纤维长度基本相近,因此甜竹浆纤维属于长纤维范围,是一种优良的造纸原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交试验法优化元宝枫叶中黄酮类提取工艺
    杨振萍;边清泉;杨葵华;杨驰;罗进
    2010 (1):  77-80. 
    摘要 ( 557 )   PDF(736KB) ( 667 )  
    以元宝枫叶为原料,优化槲皮素、山奈酚的提取工艺。运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元宝枫叶提取槲皮素、山奈酚最佳工艺为:以20倍样品质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3h。干膏得率1.02%,山奈酚质量分数为50.4mg/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槲皮素质量分数为48.2mg/g,RSD为1.6%。该工艺可使样品中2种活性成分有效提取分离,且经济、环保。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波强化碱预处理对二次纤维结构及其氰乙基化反应的影响
    张春红;陈秋玲;孙可伟
    2010 (1):  97-102. 
    摘要 ( 607 )   PDF(1290KB) ( 724 )  
    研究了微波强化碱预处理对二次纤维(SF)化学结构、超分子结构、物理特性的影响,并通过与丙烯腈反应分析微波强化对二次纤维氰乙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微波强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微波强化碱预处理二次纤维(WASF)的化学组分和晶型没有发生改变,但纤维素分子中的氢键受到部分破坏,结晶度下降,纤维变得疏松,表面和内部结构受到一定的损伤,保水值和可及度增大,反应活性提高。与碱预处理相比,微波强化碱预处理显著提高了二次纤维的氰乙基化反应性能,在同一辐射功率下,延长微波强化时间有利于氰乙基化反应,微波强化碱预处理氰乙基化二次纤维的含氮率由10.85%提高至17.8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板栗壳中多酚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李金凤;段玉清;马海乐;张海晖;徐菲菲;黄六容
    2010 (1):  53-58. 
    摘要 ( 811 )   PDF(1133KB) ( 937 )  
    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板栗壳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板栗壳多酚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壳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9.7%,料液比1:18(g:mL),浸提温度52.6℃,浸提次数3次。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板栗壳多酚提取得率预测值为76.0mg/g,实验值75.9mg/g。板栗壳多酚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在25~200mg/L范围内,随质量浓度升高其还原能力和清除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逐渐增强,当200mg/L时其还原能力达0.841,DPPH·抑制率达89.7%,均高于同质量浓度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但低于同质量浓度Vc,对O2-·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93.2%和94.0%,均高于同质量浓度BHT和Vc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e2+-H2O2-TD引发体系下TMP与MMA接枝工艺的研究
    梁喜林;翟华敏
    2010 (1):  59-62. 
    摘要 ( 590 )   PDF(835KB) ( 670 )  
    研究了Fe2+-H2O2-二氧化硫脲(TD)引发体系下热磨机械浆(TMP)浆料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接枝共聚工艺。分析了在该引发体系下各反应条件对接枝率、接枝效率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D的加入能有效地使接枝共聚得以顺利进行;适当提高温度,增加单体浓度,控制合适的TD用量都能提高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并能在较短的时间成功接枝;接枝率一般维持在80%以上,适宜条件下能达到9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响应面法优化蓝靛果抗氧化成分提取的工艺研究
    杨玲;王振宇;
    2010 (1):  67-72. 
    摘要 ( 589 )   PDF(1104KB) ( 801 )  
    在液料比、超声波作用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和乙醇体积分数5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以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超声波提取蓝靛果中抗氧化成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蓝靛果鲜果2.5g,液料比26:1(mL:g),提取温度52℃,超声波功率160W,乙醇体积分数53%。此优化条件下,DPPH·清除率为67.1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香催化加氢的研究进展
    俞明远;刘仕伟;解从霞;姜蕊;于世涛;刘福胜
    2010 (1):  111-115. 
    摘要 ( 645 )   PDF(858KB) ( 781 )  
    对松香加氢反应使用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骨架镍催化剂、纳米镍催化剂及其反应动力学做了全面的综述,并对上述催化剂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对氢化松香的研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研制价廉、低温、低压下高活性的催化剂是松香氢化反应的研究重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共混膜的性能表征
    张锐;方桂珍;马英梅;马艳丽
    2010 (1):  43-48. 
    摘要 ( 824 )   PDF(1796KB) ( 767 )  
    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了3种不同质量比(1:2、1:1、2:1)的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CMC-CS)共混膜,利用IR和扫描电镜(SEM)对膜进行结构表征,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CMC-CS共混膜的热稳定性,研究了共混膜的均匀性、耐酸性、拉伸强度和溶胀性,并对分子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CMC与CS混合时,存在静电作用与氢键作用,生成了聚电解质复合物;在170~330℃,共混膜分子间发生降解,在217.4℃时离子键断裂,静电作用消失;经分析当CMC与CS比例为1:1时,膜性能最好,共混膜的静电作用最大,拉伸强度可达34.44MPa,比CS单膜拉伸强度提高了64.47%;CMC的加入,使得酸性适用范围下限由CS膜的pH值5降至4,在pH值6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测得拉伸强度为25.71MPa;CMC-CS膜的吸水溶胀性显著降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木聚糖CP-GC-MS法裂解行为研究
    刘军利;蒋剑春;黄海涛
    2010 (1):  5-10. 
    摘要 ( 674 )   PDF(1361KB) ( 722 )  
    采用居里点裂解仪-气相色谱仪-质谱仪(CP-GC-MS)联用分析技术,以木聚糖作为半纤维素的模化物,研究了居裂解温度对木聚糖快速裂解产物组成及其含量的影响,并与纤维素居裂解行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木聚糖居裂解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居裂解温度小于300℃时,木聚糖发生了剧烈的糖基断裂,生成了糠醛和糖类单体化合物,其中糠醛含量在280℃时达到了54.38%;居裂解温度大于300℃时,糠醛和糖类单体化合物等含量下降,小分子的醛酮类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大幅度提高;纤维素与木聚糖居裂解行为存在明显差异,木聚糖居裂解温度明显低于纤维素;木聚糖裂解的主体产物是糠醛,而纤维素裂解的主体产物是葡聚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毛花柱忍冬花蕾化学成分研究
    罗咏婧;李会军;李萍;张丽;毕志明
    2010 (1):  73-76. 
    摘要 ( 628 )   PDF(721KB) ( 833 )  
    对毛花柱忍冬花蕾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绿原酸(Ⅰ)、5-O-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Ⅱ)、5-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Ⅲ)、槲皮素(Ⅳ)、木犀草苷(Ⅴ)、芦丁(Ⅵ)、山奈酚-3-O-芸香糖苷(Ⅶ)、秦皮乙素(Ⅷ)、β-谷甾醇(Ⅸ)和胡萝卜苷(Ⅹ)。其中化合物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化合物Ⅰ、Ⅱ、Ⅲ、Ⅴ、Ⅵ、Ⅷ、Ⅸ、Ⅹ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微生物发酵的云南普洱茶样中茶褐素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杨大鹏;史文斌;陈一江;龚加顺
    2010 (1):  49-52. 
    摘要 ( 1010 )   PDF(759KB) ( 801 )  
    研究了不同微生物发酵的普洱茶翻堆样中茶褐素提取物主要成分含量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木霉、黑曲霉、酵母菌、米曲霉及根霉的最后一翻样中茶褐素的量分别达12.57%、16.41%、15.51%、14.26%和17.84%。翻堆样中茶褐素提取物中的茶褐素、多糖和蛋白质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上升趋势,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随茶褐素含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减少值小于茶褐素的增加值。木霉、黑曲霉、酵母菌、米曲霉及根霉的最后一翻样中茶褐素提取物中的茶褐素质量分数分别为35.30%、43.50%、39.21%、44.83%和39.56%;茶黄素分别为0.85%、0.77%、0.75%、0.77%和0.89%;茶红素分别为0.53%、3.49%、0.26%、4.00%和3.30%;多糖分别为27.81%、23.35%、33.09%、21.11%和27.14%;蛋白质分别为28.57%、26.96%、26.44%、26.00%和26.61%。说明不同微生物发酵样中茶褐素提取物的化学组成有显著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